最近一段时间,呼和浩特将实行免费公交的消息,引起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成为了市民百姓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那么,首府免费公交的可行性到底有多大?7月12日,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相关部门。
业内人士:从其它城市的实践看,有成功范例也有失败教训,不妨摸着石头过河
内蒙古自治区运输管理部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全国免费公交的实践方面,有成功的范例,也有失败的教训。例如,广西桂林是全国第一个‘吃螃蟹’的城市。2OO5年,福建石狮市政府开通了5条覆盖主要城区的免费公交路线,运行不到一年便流产了,而湖南常宁市则因免费公交走出了一条公交优先发展的新路子。首府不妨摸石头过河,也试行一下。”
公交公司:免费公交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必然人满为患,增加多少投入、多少车辆、多少司机,目前都是未知数,也是对公司的大考验。
呼和浩特市公交总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徐先生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首府城市面积的拓展,呼和浩特市公共交通网络越织越密,流动人口日渐增加,公共交通在城市客运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于公共交通的依赖性也越来越高。2000年到2009年,呼和浩特市公交事业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公交线路从31条猛增至近百条,运营线路从400多公里延长到了1300多公里,公交车辆从300多台增加到1569台。呼和浩特是一个有着180多万常住人口的城市,公交车几乎每天都是满负荷运行。一旦全程公交免费,首先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必须增加车辆和司机,加大投入。否则,运营车辆将人满为患,那样,不仅起不到方便市民的作用,还有可能适得其反。但是,车辆怎么增加,增加多少,未来公交免费后,可能增加多少日流量,这都是无法考证的。其实,对于公交免费的动议,人们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作为一项公共福利措施,从提出动议到付诸实施,每一步都要经过严谨的考证。这对公司而言也是一次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