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公交集团董事长邱伟方向网易财经介绍,奥年,青岛共投入3亿元购置1200部新公交车,另投资7亿建设新停车场,保障了奥运会期间的城市交通。
邱伟方介绍,青岛市在1907年就有了公交车,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只有3条线路20多部车。到2009年,已经有3500多辆公交车和500多辆出租车,公交线路131条。邱伟方用“三个一”来解释青岛市公交的现状:在青岛任何一个地方,不超过1华里能找到一个公交车站;青岛市内任何两地转车1次就可以抵达;青岛市任何两地之间乘公交车不超过1个小时。市内交通高峰时间段发车频率最高1分22秒。青岛市民出行乘公交车的比例是40%。目前3500多辆公交车都是国三标准,造价40万左右的环保车。
以下是全部实录:
记者:邱伟方我在2006年的时候去过一次青岛,当初对青岛公交车感觉非常深刻。相信2008年经过奥运会,因为青岛也是奥运会场之一,肯定现在应该青岛的公交车肯定有更好的提升了?
邱伟方:应该怎么讲呢?再一次欢迎你到青岛去。
邱伟方:这是第一,应当讲你06年去过,07年、08年我们市委市政府对青岛公交的发展非常的重视和关心。车辆方面的投资大概是3个亿吧。
记者:就是光车辆方面,购资新车。
邱伟方:3个亿吧,就是购买了一些环保的车辆,一共是1200部。大大的改善了现有的乘车条件,停车场的建设也往前推进了,那么停车场建设投资是7个亿。通过公交的车场建设和车辆改善,使市民的乘车方便程度,舒适程度,安全程度大致改善。应当讲青岛公交的线网规划,应该走在全国的前列。从市区看的话,应三个一,可以和你讲一讲。
一个是从你居住区到公交车站不超过500米,就是1华里,三个一。在市区从家里到异地不超过一个小时,从家里到异地只需换乘一次车就行了,有的甚至不用换车一次性到达。另外我们作为青岛公交小区建在哪里,公交车要通到哪里,因为我们现在的夏市长也不断提出要求,要让政府放心,市民满意。这个标准虽然是八个字,但是份量是非常重的,我是一个企业的法人应当讲肩上的担子非常重,这就需要我们去强化内部的管理,提高我们全体职工的服务意识,尽职尽责的全方位的服务。
记者:我们现在青岛市总共公交车大概是多少辆?
邱伟方:现在青岛市的公共交通车是4千辆,包括青岛公交的连个线下市,也就是控股公司。市区是3千5百辆,其中还有1千多部出租车。
记者:线路大概是多少条?
邱伟方:市区线路大概是131条。
记者:131条,我觉得这个只换一次车就可以从任何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话,肯定是线路是要非常丰富的。
邱伟方:是,你可以看一下,青岛现在道路上你看到自行车是非常稀奇的一件事情。
记者:没有自行车。
邱伟方:自行车非常非常的少,这就说明青岛的公共交通是非常便利的,非常方便的。
记者:我觉得自行车少还有可能城市太大了,骑自行车不方便。像北京,北京现在骑自行车的也很少。
邱伟方:也不是这个原因,我前面都讲了他一个乘车的条件方便了。另外我们也不断的提高我们的服务意识,另外我们在加大我们内部的驾驶员、乘务员的管理,包括我们推出的承诺服务,我们07年推出的公共交通驾驶员、乘务员承诺服务。
记者:都有哪些承诺?
邱伟方:我举个例子,包括驾驶员闯红灯,驾车吸烟,打手机,不停战,如果这些违章现象被乘客抓有实证,我们奖励第一举报人100元。甚至还包括什么情况呢?其中还包括不按时发车,这一块应该来讲也是我们在市民当中信誉度非常高的。
记者:我们现在公交作为公共交通的载体,现在大家出行乘公交的比例大概是多少,在青岛?
邱伟方:现在看的话应当讲,线网密度我们是4公里,每平方4公里。现在那是08年我们的一个数据,这个数据城市公共交通的分担率40%,据我估计这个趋势还在逐渐的上升。今年市政府又准备投资2个亿。
记者:主要用于哪个方面?
邱伟方:改善市民的乘车条件,公共换车辆,换一批环保车。同时我们现在市政府一个是市委、市政府提来应该保护行业发展,来推动一个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的旅游事业,还有我们高新区的发展。那么下一步作为公交他的主要业务就是,公共交通。我们下一步推进青岛市北部和青岛市李沧区东部的交通发展战略,不断的改善这些区域的乘车条件,和环境保护。
记者:这两年坐公交车有一个很明显的感觉,就是车的更新换代非常快。尤其是污染比较严重的车,尤其在北京我觉得应该淘汰有一波了,咱们这边主要用的公交车车型主要是哪些?
邱伟方:现在车型基本上都是国三标准了,车辆价格在40万左右,不但乘车安全,乘车的数字程度也提高了,车辆的外观也非常漂亮。这是一个城市的形象,有时候我也考虑城市公共交通,就是一个城市一张流通的名片。
记者:对。
邱伟方:也是一个城市生产的第一道工序,为什么这么讲?我们青岛公交第一班车是4点发车,哪一个行业有4点上班的,没有。
记者:公交车司机。
邱伟方:那他3点多左右就得起床,然后从家里出发,是非常辛苦的。但是应当讲我们其乐无穷,第二呢?下班最晚的一个企业,我们最晚的一班末班车是23点15分,驾驶员到家1点多左右,这是青岛公交一天的停车时间是3个小时,也就是说21个小时在运转。就是承载了这个城市的生产、经济发展、旅游发展。
记者:一般一个成为公共交通使用率比较高的话,他堵车、交通状况会稍微比较好一些,咱们青岛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邱伟方:应当讲我昨天到的北京,给我一个比较来讲青岛的交通和比较相比的话是非常畅通的。和北京比较你说有没有交通堵塞也有,在高峰时间有一些。
记者:对我们高峰发车的频率大概是多少?
邱伟方:高峰发车频率我2路车这条线是非常繁忙的,平均是1分22秒。
记者:精确到秒?
邱伟方:对,1分22秒发一辆车。
记者:那就是这车你刚看着来追着没追上,刚站着下一辆车就来了。
邱伟方:对,像2路车这辆车在站上,你回头一看后面辆车马上就来了。应当讲包括经营、种植、旅游这条路,应该说当公交线路进行30多条线路。
记者:今年是建国的60周年,然后我们今天的会也是60年交通运输企业大会,您回顾一下,在我们青岛公交成立之初刚开始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到变成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邱伟方:应该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95年以后发展变化比较快。像建国初期,因为青岛的公交历史比较早,他是从1907年开始的,到建国49年有3条线路,20台车。
记者:3条线路,20台车。
邱伟方:现在是131条线路,4千台车,这个变化是非常大的。几百倍,几十倍的增长。
记者:对,而且车跟车也不一样了。
邱伟方:对,车跟车也不一样了。
记者:而且拥挤程度也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