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市场分析 >> 新闻正文
大中客车:两大政策引发大中型客车 年度销量平台加速上移
文章来源: 中国客车信息网 发布日期: 2009年6月22日
分享按钮

    为什么客车市场是政策市场?

    制造商、销售渠道和终端用户三大要素共同构成客车市场。其中,大多数客车的销售渠道由制造商控制,因此,客车市场基本上是一个两极市场,一极是制造商,另一极是终端用户。之所以说客车市场是政策市场,是由客车市场的一些基本属性所决定的。

    其一,客车市场规模很小,不可能走出独立行情。目前,客车市场的年销售规模约为15万辆(在此不讨论5米以下的客车,根据有关规定大多数5米以下的客车是不允许进入旅客运输市场的),而目前中国汽车产业的年销售规模已达到1000万辆左右,客车所占的比例仅仅1.5%左右,客车市场的走势对整个汽车产业无足轻重。也就是说,客车市场没有主导政策的实力,只能成为产业政策和其他相关政策的附属。

    其二,客车不是普通消费品,需要政策来规范。对于用户来说,客车是一种生产工具;对于乘客来说,客车除了要送达目的地外还承载着生命及财产的安全;对于国家来说,客车消耗的是国家的战略资源。因此,客车不是普通消费品,其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等特性和与之相适应的技术参数都需要满足国家的法规要求,客车产品是一种政策性很强的产品,客车市场自然也需要受到相关政策的制约和规范。

    其三,客车市场的准入条件较多,政策协调必不可少。客车产品要进入市场,除了客车等级、排放标准这些国家的常规要求以外,很多地方都有不同的准入要求,比如区域性的环保目录、企业性的产品目录、地方性的技术要求,还有一些享受地方政府补贴的准入门槛等。而地方保护主义的沉渣泛起,给客车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如果没有国家政策加以规范,五花八门的准入要求将使客车企业无所适从,市场的公平性也就无从谈起。

    其四,以直销为主,客车市场的透明度不够。客车市场没有统一的定价机制,没有明确的品牌等级,没有公开的营销平台,没有权威的组织机构,即使是招标,也往往存在诸多暗箱操作手段。客车市场是一个不透明的市场,市场竞争虽然激烈,但方向性或市场目标十分模糊,国家的政策走向是惟一的市场参照体系。因此,客车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和生产组织只有围绕相关政策进行调整,才不至于走弯路。

    其五,营运客车多数具有公益性特征,客车需求扩张往往是由政策决定的。公交客车、农村客车、旅游观光客车由于各自承担着一些特殊使命,很难以实现赢利目标作为衡量标准,都具有公益性特征。比如,城市公交客车,在公交优先政策的倡导下,承担着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使命,其低票价的运营模式就是其公益性特征的充分表现。因此,城市公交客车的更新往往由地方政府买单。虽然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地方政府财政实力的增强是城市公交客车更新的两大前提,但政策的作用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城市公交客车的产品创新、规模扩张、排放升级甚至运营模式的变革,大多数都以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为依据。

    可见,我们说客车市场是政策市场有其客观必然性。客车市场的存在和延续离不开国家政策的规范和引导,政策决定客车市场的走向,政策决定客车市场发展的速度。

    两大政策促大中型客车年度销量平台加速上移

    客车市场其实是政策市场,现实情况比客观分析更清楚。近10年来,在客车市场高速扩张中,有两个阶段尤其突出:一个是1999~2002年,大中型客车的年度销量从不足4万辆上升到8万辆;另一个是2003~2008年,销量从不足8万辆增长到12万辆。分析影响因素,促进大中型客车年度销量平台加速上移的直接原因正是两大政策:

    ——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和等级评定政策。

    1997年,为了推动营运客车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规范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行为,为客运线路审批、客运企业资质评定和核定运价提供依据,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汽车产业政策,交通运输部制定了《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标准》(JT/T325-2007)。该标准于当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营运客车等级评定工作正式启动。10多年来,JT/T325标准的实施不仅推动了客车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客车产品的升级换代,对客车市场的繁荣和发展也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具体来看,其影响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促使客车行业的发展不断适应国家的政策重点。为了适应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JT/T325标准实施以来,经过了三次修订,形成了2002、2004及2006三个版本,使客车的安全、节能、环保等重要特性在标准的实施过程中都得到了切实的体现。

    提升我国客车生产的标准化水平。从客车企业反馈的信息来看,10多年来,JT/T325标准一直是客车生产企业研究的重点,通过不断修订,JT/T325标准已经成为客车技术的方向标。

    促进客车产品的升级换代。根据客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客车用户的最新实践,JT/T325标准的每一次修订都会增加不少符合现实需求的内容,不仅对客车产品的升级换代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而且还能够引导客车企业实现技术平台的升级。

    推动市场繁荣。一方面,使国内道路旅客运输装备水平得到了全面提高,增强了公路客运在我国旅客运输体系中的市场地位;另一方面,使中国客车的市场竞争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为我们的客车产品走出国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规范市场的竞争秩序。JT/T325标准对所涉及的客车的技术指标都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和参数,对规范客车市场的竞争秩序做出了贡献。比如,在标准实施之前,高档客车是没有标准也没有定义的,几乎所有的客车企业都能够将自己的产品冠之以“高档”、“豪华”;而标准实施之后,客车被划分为“普通级”、“中级”、“高一级”、“高二级”和“高三级”,从此,高档客车有了衡量的依据。

    不可否认,1999~2002年,客车市场的扩张与公路网络的不断完善和铁路运力紧张有直接关系,但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和等级评定政策使客车市场恰到好处地适应了经济环境的变化,推动了客车市场的高速发展。

    ——公交优先政策。

    2003~2006年,针对“公交优先”原则,国家每年都有相关政策出台:2003年提出《关于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2004年发布《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2005年出台《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管理办法》,2006年建设部、发改委、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这些政策对改善城市公交的投资渠道、规范城市公交的市场行为,以及推动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最近3年,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的公交客车招标,将“公交优先”推向了高潮。2003~2008年,客车销量从不足8万辆增长到12万辆,与公交客车需求的大幅度增长具有直接关系。“公交优先”对客车市场的拉动作用主要有三点:
 

    一是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城市形象的改变是看得见的政绩,而公交客车的快速发展是改变城市形象最简单、最直观的突破口。在“公交优先”政策的推动下,特别是在投资和融资体制改革得到国家主管部门的允许之后,地方政府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成为公交客车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二是绿色奥运引发了公交产品的升级换代。绿色奥运对北京城市公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排放上提高了标准,在产品外观形象、人性化设计和公交客车的大型化等方面都有具体要求。2005~2008年,北京的奥运招标已经成为全国公交系统产品升级的标杆。

    三是为城市公交客车的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明确要求,通过政府加大投入,建立补贴和补偿机制,从根本上改善了城市公交系统的资金困难,对拉动公交客车市场进一步高速发展产生了非常积极的效果。

    这两项政策不仅促进了客车市场、也促进了客车行业的高速发展,建立了健康的客车市场竞争秩序,增强了中国客车企业的竞争实力,扩大了中国客车在世界客车市场上的影响。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