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动态信息 >> 新闻正文
福田欧V将接手京华有效资产
文章来源: 商用汽车新闻 余梦洁 发布日期: 2009年5月31日
分享按钮

    上期本报报道了京华客车将进行转型、今后不再生产公交车的消息。由于北京公交集团和京华客车之间的“父子关系”,《商用汽车新闻》记者不禁好奇,京华的这一“变身”是其自身的市场战略调整,还是北京汽车工业发展的需要?京华客车现有的厂房、生产设备将如何安置?北京的公交市场又会出现哪些变化?

    为解决这些问题,记者在进行跟踪采访后得知,这一转型系北京市政府主导,而京华客车的部分有效资产将转入福田欧V客车。

    久有所谋 政府推动整合进程

    “这件事不是我们负责的,是由北京市政府安排的,我们也是从国资委那边得到的消息。”记者本以为京华转型的决策者是北京公交集团,却从该集团新闻中心得到如是答复:“资产具体如何划转等要去问接收方。”

    北京公交集团所指的接收方,就是福田欧V客车。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这次京华客车的转型是北京市政府在考虑市工业布局基础上作出的调整。“虽然这几天才传出风声,但是(这件事)却酝酿了将近10年,所以对北京公交行业来说,这并不突然。”该负责人透露。

    这一说法得到了北京地区公交车主要供应企业的认同。宇通、大金龙、青年等企业驻京工作人员纷纷表示,在一段时间以前,他们就得知了这一消息。

    京华客车转型生产旅游车,之前的公交车产品、生产设备又将如何处置?

    “我们首先要纠正一个概念,不是京华客车自此就归欧V了,我们只是接受京华客车的有效资产,包括部分生产线,之前的公告、目录和部分产品,比如新能源客车、双层客车和BRT车辆等还会保留和继续生产。除此之外,京华客车之前的市场份额也会转给我们。至于厂房,我们没有接手。”欧V客车负责人表示:“我们目前正在办理这些有效资产的国有资产转移手续。”

    谈到福田欧V将开展哪些工作,以利用这一契机快速发展时,该人士告诉记者:“福田欧V现在考虑的就是如何把产品做好,毕竟只有好产品才能吸引用户购买。至于今后的战略布局,我们也在考虑,但目前还没有成形,具体措施也没有制定出来。虽然我们保留了京华客车的优势车型,但我们今后的产品肯定是福田欧V的风格,不会沿袭京华客车的风格。我知道其他客车制造企业也盯着北京公交市场,其实这是一种需求和竞争的关系,谁的产品做得更好,谁就能占领市场。同时,我认为这次京华客车的转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今后公交行业的分工会越来越细致,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公交公司既负责交通运营又负责客车制造。”

    北京公交市场格局或有变化

    同为北京市的客车企业,福田欧V保留的新能源客车、双层客车和BRT车辆又是京华的优势项目,福田欧V是不是京华转型最大的受益方?之前京华客车在北京公交市场上的庞大供应量,是否就此全部转入福田欧V门下?

    “据我所知,北京公交集团在今后的车辆采购中可能会对福田欧V有所倾斜,不过具体的数量能有多少,我们的产品能否像之前京华客车那样占到北京公交市场70%以上份额,现在都还不好说。”福田欧V相关人士表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京华客车此次转型和资产转移,对北京公交市场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负责北京地区公交市场的宇通相关人士认为:“这对我们影响不太大,不过北京公交集团现在还没有公开对外宣布这一事情,所以现在还不好说宇通今后在北京公交市场的变化,要等具体事宜落实后,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

    “产品竞争一直都有,这对大金龙不会有太大影响。现在是买方市场,不像过去那样依靠行政命令,今后北京公交集团可以更自由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车辆。”大金龙相关负责人表示。

    青年汽车有关人士也认为:重组是常有的事,虽然京华客车的资产转入福田欧V旗下,但对我们来说并不一定是坏消息,归根结底还要看谁的产品更有竞争力。我们今后的措施是产品在哪个细分市场更有竞争力,就着力开拓这个市场。”

    尽管各客车企业出言谨慎,但随着京华客车的逐渐退出,北京公交市场势必会牵动它们的目光,也许原本竞争就很激烈的北京公交市场将会迎来更大规模的厮杀。

    延伸阅读

    京华客车的转型,有政府出于产业调整方面的考虑,也和客车市场所处的发展阶段不无关系。

    对此,重庆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王健表示:“这种转型是一种以市场换取资本的合作。随着我国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北京公交和政府越来越多地按市场规律办事。从最近10多年的发展状况来看,一些公交公司自己制造的车辆和专业客车制造商的产品差距越来越大。按理说,从属于公交公司的客车企业因为和公交公司关系紧密,在车辆设计、制造、改进等多方面都更容易得到第一手资料,但是结果却相反,这些客车企业的技术升级反而缓慢。具体到北京公交集团今后的采购方式,要看其经营策略,如果是理性的,其他企业的机会将增多;如果更多地考虑北京的产业布局,则其他客车企业的机会就减少了。”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