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3日,中国第一个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正式宣告成立。科技部、北京市发改委、北汽控股公司、福田汽车、北京公交集团、中科院电工所、中信国安、清华大学等单位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上选举产生了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组织机构,并通过了章程、议事规则等组织文件。当天下午,同时举行了“福田欧V新能源客车示范运营城市交流会”和“福田欧V全承载客车推广交流会”,集中展示和交流了新能源客车领头羊––福田欧V在新能源汽车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到会的公交及旅游系统欧V新能源客车用户代表,对欧V新能源客车在实际商业运营中的优异表现给予了高度的好评。
据悉,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由北汽控股公司、北京公交集团、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共同发起,目前已有美国伊顿公司、中信国安盟固利公司、ZF传动技术有限公司等五十余家企业以及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多家院校成为了联盟理事单位。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将在技术合作、信息共享、科研攻关、政策争取等多个方面为联盟企业创造机会,有望通过合作创新改变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拉近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与国际顶尖水平的距离。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宣告成立,为2009年的中国汽车工业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从开发阶段向商品化阶段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新合作模式––欲助中国新能源汽车取得超常规发展
据有关资料预测,2050年地球的石油资源将会枯竭。不仅如此,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剧增,汽车尾气正在给环境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在这种形势下,研发新能源汽车,是汽车行业未来生存必须要做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说,谁能率先实现新能源在汽车上的产业化应用,谁就能占据未来的发展先机。
在传统能源汽车领域,中国落后西方30年,而在新能源领域中,中、外企业目前的差距并不大。长期以来,业内人士都把发展新能源汽车当作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缩小与世界汽车差距的一次历史性机遇来看待。如果中国汽车行业能抓住这百年一遇的战略机遇期,实现全产业链的联合,则完全有可能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取得突破,颠覆世界汽车行业的现有格局。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前期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因此许多企业徘徊在新能源的大门之外;而许多已经投身新能源研发的企业,由于受资金和规模的限制,尚处于低端、落后的初级研发阶段。与此同时,许多企业由于规模分散、重复研发,形不成应有的合力,这样使得整个中国新能源产业非常落后,无法与国际先进水平进行竞争。
产业联盟作为企业间结成的互相协作和资源整合的合作模式,可以通过大范围的资源调配实现低风险,能在特定领域形成较大的合力和影响力,不但能为成员企业带来新的客户、市场和信息,也有助于企业专注于自身核心业务的开拓,是实现企业优势互补、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超常规发展的重要手段。
据介绍,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是在科技部支持、北京市委、市政府协调下,由北汽控股公司发起成立的。联盟的最上层是政府协调委员会,下有北汽集团控股公司、北京市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产业工程基地、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京城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用户(北京公交集团等)等组成。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本着共创市场、共享资源、共同发展的宗旨,通过整合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研发、设计、制造、零部件供应和终端用户等资源,加强产、学、研、用的有效衔接,势必能够切实降低新能源的研发成本、共享技术成果,有助于打造北京市乃至中国新能源技术的规模化产业配套体系,提升中国汽车行业在新能源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有助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工业取得超常规的发展。据悉,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还将通过举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论坛、进行联盟单位产品的城市巡展等方式,培育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市场规模,切实为联盟企业带来商业效益。
新能源产业领头羊––福田欧V新能源客车率先产业化
在目前全球经济危机、汽车行业低迷的形势下,专家预计新能源将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突破口和未来的重要利润增长点。汽车业欲借新能源发展突破危机,而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在此时成立,抢占了新能源这个汽车行业未来的战略制高点,势必能够引领联盟企业取得新的竞争优势,在危机中异军突起,打造汽车行业未来新的领。
北京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产业基地所在地福田汽车,是国内汽车行业新能源领域的领军企业,不仅兴建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节能减排重点试验室,而且在新能源的研发和市场推广方面走在了中国汽车行业的最前列。福田汽车率先实现了混合动力客车的商品化,燃料电池客车则代表中国新能源技术的最新成果服务于奥运期间来自各国的运动健儿。鉴于在新能源领域的优异表现,2008年12月福田汽车被国家科技部和北京市政府联合授予了北京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产业基地牌匾。这一产业基地是我国汽车行业首个新能源领域的设计制造基地,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广泛的示范、引领作用。
以福田汽车为中心设立的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总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达50亿元,已形成新能源客车5000台及高效节能发动机40万台的年生产能力。记者了解到,目前福田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工程基地已有多项产品投入市场运营:2006年由福田汽车对外(印度)实现CNG单一车型的纯技术转让出口,作为汽车整车制造商纯技术转让出口在国内尚属首例;2006年福田汽车与清华大学合作,承接了中美面向奥运新能源汽车(DOE)项目的整车研发与制造工作,在国内率先完成了富氢天然气(HCNG)客车及HCNG-EV的气电混合动力客车的开发,累计共完成4台整车的研发与制造,顺利通过了项目验收工作;福田汽车通过引进技术再创新,开发了低地板的大型混合动力城市客车,07年9月在国内首次实现了混合动力车型的批量商品化销售,于08年1月始30台福田混合动力客车交付广州一汽巴士运营,至今累计商业运营达200余万公里,没有重大故障发生,平均油耗比传统车型节约25%以上;12月17日,欧VBJ6123混合动力系列城市客车在京荣获––“示范运行金奖”殊荣。2009年2月28日, 福田欧V BJ6123混合动力城市客车一举荣获“CIBC 新能源绿色客车奖”、“迎亚运 迎大运最佳车型奖”二项大奖。福田汽车通过与清华大学合作,承担国家十一五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燃料电池整车研发, 08年8月开始载客示范运营,期间承担并圆满完成北京奥运比赛服务用车任务。也正是看到了福田汽车在新能源客车领域取得的成就,北京市公交集团与福田汽车签订了800辆混合动力城市客车整车的采购协议。这800辆客车的大单使低调的福田汽车再次走在了行业的前列,这也是目前为止中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采购定单,充分证明了福田混合动力客车技术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福田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之路迈出了成功的步伐。
业内权威专家评价,福田欧V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初步成功犹如一缕春风激励着处于经济危机寒冬下的低迷车市,而其在新能源方面的突破也正在成为未来车市发展的风向标,引领着未来中国车市发展的方向。福田汽车倡导的合作开发模式也许能够突破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助力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工业取得超常规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