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前,我市将完善快速公交系统的所有硬件设施建设,快速公交一号线和联络线的各个站台将全部开放,市民可以通过快速公交站台过马路。昨日上午,快速公交专题研究会上,各相关部门针对市民提出的意见建议,对快速公交系统工程进行拾缺补漏,进一步做好各方面的细节工作。副市长裴金佳要求,相关部门还要不断收集信息,利用座谈会、专线电话等形式,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尽可能完善快速公交系统工程。快速公交开始运行后,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
掉头区加大开口
目前快速公交一号线沿线地面的单个和配对的掉头区共有90余个,其中厦禾路有47个,莲前路有20个,县黄路有23个。其中有一些掉头区由于设置不合理,已经影响到交通的顺畅。相关部门将根据市民反映的意见,对掉头区的设置进行完善,加大掉头区的开口宽度,降低掉头区的设置密度。交警部门已经对沿线路段进行了详细的勘察,目前正在梳理整合地面交通流,同时制订更完善的整改方案。方案一旦制订完成就将反馈给建设单位,立即展开整改。
厦禾莲前建4座天桥
厦禾路、莲前路行人过街不方便也是最近不少市民反映的问题。建设部门指出,BRT一号线沿线的站点不仅具有候乘快速公交车的功能,同时也是过街人行天桥。目前,由于BRT站点都还在收尾过程中,没有开放,所以造成行人过街不便。他们将抓紧施工进度,在本月10日前开放大部分站点,方便市民过街,20日前将开放所有BRT站点。
根据现场勘察的结果,我市还将在一号线沿线人口较为密集的区域另建4座人行天桥,解决当地人车混行的矛盾。这4座人行天桥分别位于厦禾路金榜路口附近、莲前阳光百合附近、莲前移动公司附近、莲前西林路口附近。预计明年春节前,这4座天桥就可以建成通车。
BRT站台之间,间距较远,又不适合建设人行天桥的,交警部门还将考虑适当设置斑马线和交通信号灯,方便行人过街。
公交站靠近BRT站点
针对少数普通站点距离BRT站点较远的问题,也将进行整改。市公交场站公司将按交警部门的规划,对这些站点进行挪移改造,使它们的位置尽可能靠近BRT站点,方便市民换乘。有条件的站点全部建成港湾式的。改造将采用先拆除现有站点,同时设置临时候车牌,再将公交站点挪移到相应位置。改造将在9月上旬前完成。
交通设施尽快到位
快速公交一号线沿线地面的交通标志、标线也将尽快完善。交警支队还将对交通信号灯重新进行设置,调整红绿灯时间。例如,双涵路口的红绿灯就将尽快恢复。交通诱导信息屏、电子警察、监控摄像头等设施也都将在快速公交线路通车前完善。
高架桥隔音屏的建设也将加快,确保快速公交通车前所有隔音屏设置到位。地面铺装也将于近期完成。
高架桥上栽种三角梅
快速公交线路沿线的绿化景观建设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根据昨日专题会的决定,厦禾路两侧将种植树冠覆盖面积大的高大乔木,为行人遮荫。同时考虑到厦禾路是商业街,施工单位将控制种植的密度,保证两侧商家的利益。
联络线和一号线的岛内部分均为高架桥,除了高架桥下的绿化景观将不断完善外,桥上不久还将呈现鲜花夹道的美景。记者从市市政建设开发总公司了解到,快速公交高架桥上和疏港路高架桥一样,两侧设置了花池,目前花池中都已经栽种下了三角梅,不久就可以全面绽放。
链接
快速公交三条线路
快速公交1号线从第一码头到厦门新站,全长33.4公里,由于厦门新站还在建设,因此即将通车的线路是从第一码头到岛外的华侨大学站。沿线停靠第一码头站、开禾路口站、湖滨西路站、斗西路站、白鹭洲路站、湖滨中路、后埭溪站、火车站、明发站、东浦路站、金尚路站、农科所站、蔡塘站、金山站、穆厝站、双十中学站、县后站、机场站、嘉庚体育馆站、诚毅学院站、华侨大学站。头尾一共21个站点,湖滨中路站由于目前两侧场地原因尚未实施。
快速公交联络线从农科所到会展中心,全长10.1公里。即将开通的1号线联络线是从第一码头到文兴东二里站。沿线停靠第一码头站、开禾路口站、湖滨西路站、斗西路站、白鹭洲路站、湖滨中路、后埭溪站、火车站、明发站、东浦路站、金尚路站、农科所站、洪文站、前埔站、会展北站、会展南站、文兴东路站。头尾一共17个站点。乘客可以在农科所站与1号线进行换乘。
快速公交2号线从机场到西柯,全长15.3公里,沿线停靠机场站、风林站、后垵站、后田站、东亭站、美峰水库站、下尾站、潘涂站、西柯站,头尾共9个站点。乘客可以在机场换乘1号线。
高架桥可改建轻轨
快速公交系统是介于轻轨交通与传统巴士交通之间的大运量交通模式。目前我市的客运量还不能满足轨道交通的运量,但随着城市不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我市未来如果达到建设轻轨的条件后,目前快速公交系统的高架桥也可以很容易从技术上改造成轻轨。因为在做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时,快速公交高架桥的承载能力、转弯半径等相关参数,都是按照建设轻轨的要求来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