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动态信息 >> 新闻正文
中国交通比你想像的更绿色
文章来源: 中国客车信息网 发布日期: 2008年8月20日
分享按钮
    赛场内,中国健儿以稳健的王者气度,已连续7天蝉联奥运金牌榜榜首;赛场外,中国奥运环保以真实的姿态,给世界带来越来越多的惊喜。
 
  北京空气污染是个伪命题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齐姆·施泰纳曾对质疑北京环境质量的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北京的环境究竟怎样,应该在亲身感受之后再做评论”。
 
  意大利著名体育评论人卡纳沃在《体育报》发表文章说,“我向亲朋好友和读者们保证,与许多媒体的评论正好相反,(北京)这个奥林匹克城市规划和组织得非常好。这里不需要我们的国防部长派装甲车来,因为地上没有垃圾(意大利曾派军队解决那里的垃圾问题)……我要说,问题和过错在这里都看不到。”
 
  奥运会开幕前,西方一些媒体抱着对北京奥运的不信任态度,指出北京奥运空气质量不过关,会给运动员和游客健康造成影响,对此,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主席阿尔内·永奎斯特在奥运会举办前几天召开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直接予以批驳,他指出,北京空气污染是个伪命题,指责媒体夸大污染问题,将定期笼罩在北京城上空的雾气当作大气污染。
 
  永奎斯特说:“我们看到的雾不是污染的表现,而是蒸汽和湿气造成的。这里的确存在沟通问题。错误印象一旦在人们头脑里扎了根,要传达正确的信息就比较困难。”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就一再强调,北京的空气对运动员是安全的,几乎没有当地人戴口罩上街或比赛。
 
  如果说官方和媒体言论还不足以打消此前疑虑,那么比赛进行到现在,参与赛事的运动员和工作人员最有发言权。
 
  北京奥运会男子公路自行车赛一结束,在6小时的比赛过程中吸入了数百万口中国空气的运动员列维·雷菲默就接受了一大堆记者的采访,就北京空气质量问题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我知道它看起来不太好”,他说:“但它事实上也没有看起来那样糟。”
 
  而英国曲棍球队长本霍斯在回答美国媒体的提问时,则显得更为专业。当被问及北京的空气质量是否对其比赛造成影响时,本霍斯表示:“空气的质量对每个人的影响都是一样的。两支球队呼吸的是同样的空气。我们更关心的是热和湿度。”
 
  西班牙著名网球明星纳达尔也深有同感,“问题在于潮湿,不是吗?”他说道,“事实上,我从没有觉得有什么污染。那对我不构成影响,只是由于太潮湿,我不得不10分钟就换一件T恤。”
 
  法国奥运代表团后勤事务主管雅克·雷依先生在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毫不吝啬地表达了对东道主的满意和赞誉:“(奥运村)各种设施相当完备,接待非常友好、热情。北京在环境、绿化等方面的努力显然取得了极佳的效果。如果满分是10分,对北京,我愿意给9分,尽管我对以往奥运会的评价从未超过8分。”
 
  北京是奥运主办国中环境改善最大的城市
 
  除了空气质量问题,北京奥运的环保遗产问题也一直广受关注。
 
  一些境外媒体喜欢宣传,中国为筹备奥运会花了约430亿美元,北京奥运会成为奥运史上最昂贵的一届奥运会,言下之意是中国为成功付出了不必要的代价和不加节制的开销。但认真分析会发现,430亿中大约400亿美元是花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地铁、污水处理、垃圾治理)和环境污染控制方面。考虑到北京上千万人口的城市规模,这种投资并不过分。
 
  据估算,中国政府用于建设绿色奥运的直接投资是170亿美元,这包括北京市一系列长期的环保项目。比如,北京改善了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包括引入3条新的地铁线路,北京还引入了数千辆使用压缩天然气的公共汽车。
 
  北京的绿色奥运赢得了全球最高环境长官施泰纳的高度赞赏。他认为,北京是历届奥运会举办国中,利用奥运会的机会在环境方面做出最大改善的城市。
 
  “在奥运会的举办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像北京这样利用奥运会的机会在环境方面做出巨大的改善,在短短的7年当中做出了这么大的成绩,”施泰纳说。
 
  奥运期间,北京采取了一些临时管制措施,比如车辆分单双号限行,一些污染企业暂时停产。施泰纳承认,奥运之后工厂会复产,100多万辆小汽车会再次上路,“但新修的地铁线路不会停用、已经上路的使用清洁能源的公共汽车不会消失。”
 
  更重要的是,人们从北京奥运中形成的环境意识、收获的环境权利不会再有任何颠覆。
 
  就北京奥运会环境质量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来京观众和记者有什么感受,而是让北京和中国的公众、乃至其他国家的公众认识到,拥有清洁的空气和水是他们应该享有的权利,而通过政府和自身的努力可以实现这种权利,“权利意识将是北京奥运会的真正遗产”,施泰纳强调。
 
  中国比想像的更绿色,祝中国继续前进
 
  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晚8时,历史会永远铭记这个时刻——瑞士资讯网报道,“北京奥运会呈现给世界一场集盛大焰火表演和神奇光束表演的五彩斑斓的开幕式,中国以这场开幕式迷住了整个世界。”
 
  德国沙滩排球总教练阔特曼在北京开幕式上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给《汉堡晚报》打电话:“我都快流泪了,中国向世界伸出了手。”
 
  一场精彩、辉煌、壮观的开幕式让中国成功展示了她的开放、热情、友好和大气,中国在迷住了整个世界的同时,也为世界带来很多始料未及:没有想到中国已然拥有世界一流的高科技,没想到中国文化那么博大精深,没有想到中国的组织能力那么强悍严谨。
 
  世界都在惊叹,北京奥运给中国带来的环保、科技、经济等多个领域的爆炸式发展,所有这些都将产生长达数十年的影响。
 
  美国《街道》财经网站8月8日报道指出,中国比你想像的更绿色。中国正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环保技术设备生产国,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国,到2009年将成为世界上领先的风力发电国之一。
 
  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休克疗法”之父杰弗里·萨克斯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过去30年里所取得的史无前例的经济成就,中国还将在未来解决全球环境和地缘政治挑战中发挥极为关键的作用。同时,中国在能源、食物、水利用、土地使用和生物多样化保护等方面也普遍采用新的可持续技术,中国可以帮助发展和传播新的可持续技术。
 
  一位日本老人收看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后,一度沉默不语,而后发出了强烈地感慨,“以我60年的人生经历而言,国家也罢、公司也罢,处于上升期时难免盛气凌人,却没想到处于如此发展时期的中国表现出的是这样的温和。中国是真正的大国,祝中国继续前进!” 
(值班编辑:张叶)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