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公交运输企业资讯 >> 新闻正文
公交企业对“公交车国标”出台寄厚望
文章来源: 中国客车信息网 发布日期: 2008年7月23日
分享按钮

  在6 月26 日下午举行的2008 年城市客车等级评定工作座谈会上,来自广东、吉林、浙江、江苏、贵州、山东等省的公交协会及各公交公司代表对即将出台的《国标》普遍寄予厚望。

  宁波公交场站副总经理童荣华:

  公交企业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力度不够,希望新标准的出台可以解决这个难题,成为公交企业与政府沟通的工具。2005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之后,“公交优先”这一政策不仅给公交行业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也带来了很大压力。政府对公交车的等级、要求不断提高,而财政补贴却远不能满足车辆换代、运营的需求,这源于政府审计部门对公交公司的不了解。希望本次即将出台的国家标准能够成为公交招标、政府补贴等工作的指导性依据,成为公交公司和政府之间的“共同语言”。

  贵阳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副总经理胡翔成:

  贵州公交的情况可能与其他城市的情况都不相同,因为我们现在的主力车型之一是液化天然气(LNG)公共汽车,因此建议本次标准的制定方,能否将液化天然气公共汽车的标准列入《国标》,这样便于对公司今后的招标工作提供指导。现在我们公司超过20%的车辆都是液化天然气车,而且由于气源充足、成本合理,我们还打算继续发展这种环保车型。

  另外,希望专家委员会在修订《国标》的时候在车辆造型等方面多提要求,而不要在技术方面做过多限制,尽量不要改变制造厂家现有的技术生产线,以控制成本。另外,由于贵州气候宜人,基本没有对空调车的需求,因此希望《国标》不要强制规定全部符合标准的才算达到等级,对于贵州这种特殊情况来说,即使不安装空调,只要其他方面满足《国标》,也应被认为满足了等级要求。

  长春公交集团董事长崔树森:

  目前,我们对于“公交优先”这个口号的具体操作还太笼统,如每万人拥有多少公交车才算合格?居民出行分担率究竟要达到多少?借助即将出台的《国标》,公交企业在要求政府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时更有底气。

  因此建议《国标》对于定义、术语等的描述尽量准确,对技术、配置等方面的要求尽量细化,这样,在标准的执行过程中可以减少麻烦。在“公交优先”的大背景下,公交企业绝不应该继续走“默默干,自己扛”的老路子,而应依据《国标》,借力政府,发展自身。

(值班编辑:张叶)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