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市场分析 >> 新闻正文
上海二甲醚公交车在147路上载客运营
文章来源: 文汇报 发布日期: 2008年7月22日
分享按钮

    2007年7月,两辆墨绿色的二甲醚公交车这几天正在公交147线路上做上岗前的最后试跑。若各项指标均令人满意,不久,10辆二甲醚公交车有望在147路上正式载客运行。届时,它们将成为本市继11路超级电容车后,第二种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的新能源公交车。

  与普通“申沃”客车相比,二甲醚公交车无论外观还是内饰几乎没什么差别,唯独车顶尾部背着大“水箱”,里面盛放的正是为汽车提供动力的二甲醚。据介绍,加满一箱二甲醚,可保证车辆一次行驶300多公里,而一辆147路公交车一天的行驶里程不过200多公里。也就是说,二甲醚公交车只需每天早上“饱餐”一顿后,即使一天不“吃”不“喝”也不会“挨饿”。

  在本次试跑之前,二甲醚公交车先后接受了多项指标测试,并通过了1万公里耐久性考核。此次派两辆样车先行空载试跑,为的是进一步适应147路沿线路况,对夏季可能遭遇的35℃以上高温提前做好准备。

  项目负责人之一、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黄震告诉记者,各项试验表明,二甲醚公交车比柴油、汽油公交车的动力性更好,能源利用率更高(节能3%-5%),且完全不冒黑烟,排放达到欧Ⅲ标准。为配合二甲醚公交车的商业化运营,国内首个二甲醚加气站已经矗立在147路终点站——上海柴油机厂的门口,目前的供应量约能解决30辆二甲醚公交车的“吃饭”问题。

  根据《2006-2008年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推进项目指南》的规划,今年底,本市将完成30辆二甲醚燃料示范车的生产,明年达到百辆级生产能力,有望为奥运会与世博会服务。

(值班编辑:许陆锋)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