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上涨之后,每月光燃油费就增加了16万多元。此外,受油价上涨的影响,润滑油、轮胎等生产材料的价格也在不断攀升,高油价逼得公司到了步履维艰的地步。”阳江市公共汽车公司的总经理蔡振高担忧,这样下去他们不得不减少班次甚至停开。
油价上涨令营运成本大增
油价上涨后,因为不堪高油价所带来的成本压力,许多公交企业原本就盈利艰难的线路,现在都在亏本运营。
据蔡振高介绍,他们公司经营市区公共汽车1、4、6、7共四条线路,尽管占了全市公共汽车线路的50%,但由于都是市内短线,经营效益较差。
公交1线路的一位司机告诉记者,这条线路原来的营运情况就不是很好,在这次油价上涨之后,已经变成了一条“入不敷出”的亏损线路。他算了这样一笔账,现在1路车每天的油耗大约为550元/辆,总成本约1100元/辆,而该线路每天的营运收入仅680元/辆。“说来好笑,这还是效益最好的一条线路,其他三条线路亏损得更为厉害。”他无奈地摇了摇头。
市公共汽车公司方面介绍,公司目前拥有公交车辆68辆,随着燃油价格的上涨,燃油费已成为该公司营运成本的最大一个项目。目前该公司每月的油料费用支出约为104万元,在今年油价不再上涨的前提下(按现在的油价计算),今年比去年增加油料成本约100万元。
“本来就困难重重,这简直是雪上加霜,长此以往,我担心公司会撑不下去。”蔡振高向记者大倒苦水。
公交车1/3客源是老人
长期以来,阳江市民都不愿乘坐公交车,除了上下班高峰期乘客较多外,其余时段车厢里都是空荡荡的,这可让公交公司“伤透了脑筋”。
市公共汽车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解释说,一般市民都有小车、摩托车,而那些没车的市民,则更愿意搭乘摩的或三轮车。据他们观察,乘坐公交车的绝大多数都是外来工,其次是持优待证的老人。
“有时候,车厢里人似乎挺多的,但三分之一都是免费乘车的老人,这叫虚假的繁荣。”蔡振高开玩笑说。本以为油价上涨之后,因摩的、三轮车的提价,相对便宜的公交车生意会好做点,但出乎他意料的是,阳江市民的乘车习惯并没有因为一两块钱而有所改变。
蔡振高说,市民不愿乘坐公交车,他也能理解,毕竟坐公交不如自己开车或搭乘摩的方便省时,但有时看着自家司机拖着一个空荡荡的车厢,心里还是感觉很“受伤”。
盼政府补贴措施早日到位
公交,因其一个“公”字,似乎便注定了它的第一属性只能是“公益性”,而“市场性”则排其次。蔡振高告诉记者,公交票价不可能由市场规律决定,这就注定了公交行业暂时无法转嫁油价上涨带来的经营成本上升所造成的压力。
由于去年以来连续多次上调油价,公汽公司的经营和运转变得越来越困难,尤其是最近一次的大幅涨价,几乎给公司带来了致命一击。蔡振高说:“我们已经有半年不能正常发放工资了,所有员工都是在克服重重困难坚持生产。”
蔡振高说,公司早已向上级提出了财政补贴的申请,后来公司纳入市交通局的管理体系之后,市交通局在调查了邻近几市的老年人乘车问题之后,也向政府提出了解决公交公益性负担过重的建议,至于何时批复并落实,他们正翘首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