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车子怎么中间的座位比别的车子要少啊?”昨日,乘548路外出办事的邓先生感觉很奇怪。
邓先生乘坐的是武汉市这两年开始上路的杨子江客车WG6100E1。谈起这个车型,东风扬子江汽车(武汉)有限责任公司有关人士颇有成就感:“这款车型是根据市民的乘车习惯改进的。”他们发现,很多人喜欢站在车厢的中部和前部,于是就将车厢中部靠左窗的双排座改为了单排,车厢后部的单排改为双排,这样虽然车内座位由原来的30个变为28个,但是中间宽敞许多;同时,车内立柱由原来的两个增加到4个。如今,这个车型还受到外地公交公司的青睐,接到不少订单。
“以前公交车的扶手是金属的,冬天摸着冰冰凉,现在不会了,扶手都是喷塑材料。”武昌水果湖的蔡婆婆也感觉到公交车型越来越有人情味儿。
武昌的郝小姐个子不高,2004年前后,好几次她乘坐空调车时,都被左边靠窗座位上方的扶手碰了头,这让她很窝火。她发现,这几年新上路的空调车就没有了这个毛病:扶手位置外移并且抬高了。此外,司机旁边加了围栏,既方便乘客扶着,又不影响司机开车。
武汉市2002年上路的子弹头,曾经风光一时,这几年数量一直没有增加。公交部门称,子弹头当时是非常有个性的流线型车型设计,但由于车身长达12米,不方便公交车走街串巷,于是2005年以后上路的空调车,车头都“缩”了回去。
据悉,公交集团每年都要跟东风扬子江汽车(武汉)有限责任公司碰头两次,结合营运实践,交流对车型的看法,看哪里需要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