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公路运输企业资讯 >> 新闻正文
[甘肃]从墨子的平民价值观看运输企业员工管理
文章来源: 中国道路运输网在线通讯员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新星站务公司 周晓珍 发布日期: 2007年6月7日
分享按钮

    在春秋时代,随着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商品经营的发展,人们对手工业产品的需要逐渐增长,使手工业得到了更大的发展,随着民间手工业的兴起,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手工业队伍,这就是所说的“凡天下群百工”,“工肆之人”。墨子就是中国古代手工业者中产生的伟大代表,他站在劳动者平民的立场上集中反映了小生产者的思想意志。墨子的思想虽然过于理想化,某种程度上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但它对当今领导者了解基层思想动态,如何进行管理还有许多借鉴意义。

    一、墨子学说的“十大纲领”和“义利观”

    (一)墨子学说的十大纲领是:“尚贤、尚同、隆礼、重法、节用、非乐、天志、明鬼、兼爱、非攻”。我认为“尚贤”、“尚同”、“隆礼”、“重法”思想还是很有意义的。

    “尚贤”:就是崇尚贤人,在企业中员工还是喜欢有能力有本事的人来领导他们,实现他们致富的愿望。

    “尚同”:就是崇尚统一,绝对服从的意思。原因是小生产者文化素质不高,有时采取教育的方法显然不能短时间内解决问题,要统一就得绝对服从。加之,小生产者生活水平低,太看重眼前利益,要短时间解决他们的问题,在教育和暴力之间,暴力更易见效,这儿说的暴力尚可理解为强制性手段吧!

    “隆礼”和“重法”:所谓“隆礼”就是要重视教育的作用,发挥教育的力量。“重法”就是强调制度的作用,主张严刑。由于普通百姓的知识有限,看不清未来,嘴巴也说不明白,因此由他们自已发挥“隆礼”的作用,很难奏效,只能发挥“重法”的暴力的力量。

    (二)墨子的义利观
 
    墨子的“义”更多的强调天下利益,要求毫不无已、专门利人,带有空想的成份。不太现实也不被人们接受。而墨子的“利”却代表了普通民众的心声,墨子总讲“利”,见了面就讲利益、利益、利益之类的,尽管显得俗气了些,但我们要理解墨子。墨子代表的是社会阶层——小生产者的利益,这本来就是一个缺钱,钱老不够花的阶层。

    我们了解了墨子的思想和观点,对了解基层员工的思想动态,怎样正确领导他们,有很大的帮助。

    二、目前员工中存在的不足

    (一)注重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企业改制后,员工集体观念减弱。多数员工不注重社会效益,只注重眼前利益,多拉快跑,常常无视法律法规和单位规章制度,有许多不规范经营行为。如:不通过调派私自包车、超员、超载,不正班不正点运行,更有甚者不维护企业信誉、欺客、骗客、倒客、甩客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服务质量下降,旅客投诉多,群众意见大。他们的理由是现在油价持续上涨,各种费用高,我们挣不到钱。

    (二)认识问题走极端

    现在多数员工认为自己是给领导打工,在给领导挣钱。不能从大局着想,全局考虑,不从正面认识问题。多数经营者有句口头禅:“这个月的租子交够了吗?”他们所说的“租子”其实是公司代收代缴的各种费用和公司管理费。代收代缴的费用有养路费、客附费、车船使用税、保险费、营业税等等,其实管理费是少了又少。

    (三)不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由于员工更着重眼前利益,往往错误地认为企业的利润是他们创造的,领导光耍嘴皮子不干活,其实领导干得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管理产品,员工干得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产品,双方都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孟子说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意思是说,社会是由管理者和基层工人共同组成的,只是岗位分工不同,劳动特点有所不同而已,双方都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了贡献。毛泽东也说:“革命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人民的服务员,”讲的都是同一个意思。

    三、管理员工的几点建议

    (一)保证他们基本的生活待遇

    运输生产点多、面广、线长,运输企业现在是一个高风险低利润行业,运输企业员工因为特殊的生产环境,工作强度、工作时间都强于或大于其他行业,员工工资收入较之其他行业来说普遍偏低,运输企业的领导就应以企业增收,员工致富为目标,建立和谐的劳动用工关系,提高工资标准,保证员工基本的生活待遇。“有恒产者有恒心”员工自然就会减少犯错误的机会,就会把企业看成自已的家,尽职尽责做事。

    (二)深入到员工中去

    马斯洛要求层次理论中,员工满足了基本需要后还要有高层次的追求,那就是交往、尊重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样就需要领导深入到员工中去和员工交朋友,了解员工的心声,多听员工的意见。有些企业的“管理人员代班制”就是很好的方法,从换位思考的角度,想员工所想,急员工所急,尊重员工、体贴员工,这样你就可以得到员工的认可,在员工中就有了权威,工作的执行力自然就高起来了。

    (三)加强教育

    运输企业员工素质参差不齐,经常性地组织员工进行业务学习、安全学习、单位规章制度学习和职业道德教育学习。让员工提升认识问题的能力,使其看到自己的不足。引导员工树立全局观念,“大河流水,小河满”,单位效益提高了,个人才有发挥才能的舞台。引导员工克服短期行为,着眼于长远利益,为运输事业的发展添砖添瓦。

    (四)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由于员工更看重眼前利益,不易抵御外界的诱惑而犯错误,因此必须建立严格而完善制度,以制度来约束他,使其更好的成长,如:目前很多企业导入了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只有认真贯彻好标准认真执行好标准。才能使企业在管理方面按程序、按标准规范操作,员工在具体事务中也就有章可循了。

    (五)了解员工的活动规律,抓“领袖”的工作

    由于员工有“尚贤”、“尚同”的心理。在各条班线中,班组中都有员工认可的“领袖”人物,因此必须重视做员工中“群众领袖”的工作,如班线经营中的具体运行情况,班线经营中存在的矛盾,制度执行是否到位等,都可通过“领袖”人物来了解、协调、解决。借助他们在员工中的号召力做好员工工作。

    (六)心胸大度

    俗话说:“宰相的肚里能撑船”,“将军的额头能跑马”。由于员工更看重眼前利益,而领导更看重长远利益,工作中有时会因为认识上的偏差而产生摩擦,某些时候还会发生激烈的冲突,因此,做领导的没有不挨群众骂的,只不过是程度不同罢了,作为领导,必须看到这一点,一方面心胸要大,不要跟普通员工一般见识;另一方面,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用孔子的话讲就是“无欲速,欲速则不达”。用毛泽东的话讲就是,“做艰苦,耐心的,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只要我们工作不灰心,有方法,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

    (七)从严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结合,刚柔并济,双管齐下

    对运输企业来说,由于人员构成极其复杂,员工素质参差不齐,认识问题、理解问题能力不一,管理难度相对大一些。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倾向于“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顺应员工着重眼前利益的要求,即满足其提高物质收入的积极性,又严格制度管理、规范员工行为,对无视法律法规,危害乘客利益的行为重拳出击,同时也要了解员工思想动态走重教轻罚,多奖少罚的路子,倾向于启发人的觉悟,尊重人的情感等方式,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值班编辑:张叶)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