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动态信息 >> 新闻正文
“黄海客车”引领城市公交车市场
文章来源: 国际商报 发布日期: 2007年2月8日
分享按钮

  去年7月,中国公交车市场的强势品牌“黄海客车”,凭着过硬的内在质量和富有动感的外观设计,在年度国际公交车招标采购中一举胜出———200辆“黄海牌”大客车成为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图的主要公交车型。

  勇夺奥运公交“标王”

  走进位于丹东鸭绿江畔的黄海汽车有限公司,只见宽敞的厂区内,摆放着一排排即将交付使用的新款黄海客车。公司销售经理介绍说,这些与欧洲同步设计的新款客车是专为北京订做的大型公交车,这些与欧洲知名厂家共同研发的新车型,外型动感十足,内饰简洁细腻,前围采用大曲面全景玻璃,透露着现代气息;针对城市环保要求日益提高,专门匹配了液化石油气(LPG)、压缩天然气(CNG)两种发动机可供选择;一次满载260乘客的超长铰接大容量客车,采用国际首创的两级踏步准低地板设计,从前门到车的最后端地板离地高度仅630mm,比目前同类车型地板高度降低200mm以上。

  黄海客车是全国客车行业的排头兵企业。2004年10月,公司得到北京公交总公司将召开奥运车招标会的信息后,立即组织开展产品设计评审、样车打造、招标策划诸环节的工作。最终黄海客车11款车型、17辆展车在评比中一举夺得了9个第一名、2个第二名、综合排名第一的殊荣。一举赢得了1161辆整车、100辆底盘、超过5亿元的大订单———黄海客车在全国公交客户中深深烙上了鲜明的品牌印迹。

  随后,上海强生公共汽车公司一次购车74辆,销售额达3200万元;温州公交购买“BOB”系列产品42辆,实现销售额1200多万元。去年上半年,北京公交集团又购买了1056辆黄海牌大客车。公司一举登上了公交车销量全国第一的宝座,树立了城市公交领域的绝对优势地位。

  荣获“奥运公交标王”桂冠的黄海客车,也赢得了众多国外客户的青睐。2006年,黄海客车出口量达到300台,产品远销到中东、东南亚、非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创新追求卓越品质

  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是民族汽车工业加速发展的上佳选择。2006年3月,黄海公司与德国MAN公司签订技术合作协议,这是“黄海汽车”真正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一次高质量、高水平的技术引进。

  以一项技术指标为例:德国MAN公司第一台城市低地板客车1989年诞生后,在车身重量如何下降的问题上,他们整整研究了15年,目前其客车自重比我国同类客车轻1吨。

  黄海公司引进消化工作进展迅速,他们将客车低地板技术、BRT技术、偏置发动机技术,电器控制系统、车身与底盘一体化设计技术很快提升到世界一流水平。2007年2月,第一台与国外技术合作后的国产样车将下线,5月便可批量生产。

  黄海客车坚持产品深度开发,抢占技术创新制高点。他们通过采用精磨齿降噪等技术创新,使国产153桥的可靠性较过去提高了2倍。他们组织专项攻关,研发出集城市客车、城际客车、旅游客车优点于一身的国内首款MPB产品,该款新车比普通18米长公交“巡洋舰”还多容纳100人,新产品一面世,就受到国内大城市公交部门的欢迎,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市场覆盖。

  黄海客车以其不俗的表现,在世界客车博览亚洲展览会上被评为2006世界客车联盟年度最佳巴士。被国家商务部授予首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

  本着“生产一代、研制一代、开发一代、构思一代”的产品研发理念,黄海公司吸收世界先进技术,不断推陈出新,除公交客车保持持久吸引力外,近两年推向市场的DD6890、DD6115、DD6123系列高档旅游客车也备受用户瞩目和好评。2006年8月,黄海乘用车沈阳生产基地投产,新车下线。黄海SUV(运动、旅游、休闲)及皮卡的产能由此突破4万辆。

  “客户满意”是黄海永恒的服务主题,贯穿在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的全过程,成为黄海全体员工的第一行为标准。在用户购车时,黄海即以“点菜式”服务的方式,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与差异化需求。用户可以根据用车特点和不同品位,提出自己的特殊要求,由黄海进行重新设计匹配。目前黄海在全国拥有近80个技术服务站,在全国各大主要区域建立配件中心站,保证在接到服务信息后的第一时间内作出快速反应。从而形成黄海品牌、产品、渠道、成本、服务等多种优势联合体,在市场中占据主流地位。

  据介绍,北京为迎接奥运会建设的首条BRT(大容量快速公交)车线路已全线贯通,预计2008年北京公交集团的BRT车将超过1500辆。黄海客车BRT项目的上马,不但会进一步巩固其在公交领域的霸主地位,还将进一步获得奥运公交用车订单。届时不仅会为公司带来丰厚的收益,“黄海客车”在城市公交车市场的地位和品牌价值也会得到将大大提升。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