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市场分析 >> 新闻正文
浅谈客车行业“市场集中度”
文章来源: 友浪 发布日期: 2007年2月12日
分享按钮

    “近几年来,销售前几名企业的产品集中度都保持在60%左右,没有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最近谈起客车行业集中度问题时,朋友如是说。在这里,针对客车行业“市场集中度”这一问题,本人也谈谈自己的看法。

    市场集中度也叫产业集中度,是指市场上某行业内少数企业的生产量、销售量、销售额等参数对该行业的支配程度,它一般是用这几家企业的某一指标(大多数情况下用销售额)占该行业总量的百分比表示。一个企业产业集中度的大小表明它在市场上的地位高低和对市场支配能力的强弱,是企业形象的一个重要标志。

    而客车行业作为市场集中度参考的主要指标是“销售数量”,但我认为,客车产业相对特殊,我们不能片面地依照销售数量进行集中度的对比,这是有局限的。

    近些年,“三龙一通”增幅放缓,而中下游少数企业依托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在部分区域乃至全国销售数量获得突破,重点开发了公交市场、村村通市场以及中低档客车领域。从今年销售情况来看,“三龙一通”除了苏州海格销售增长幅度较快外,其他3家企业的增幅都不是很大,原因是这些企业基数大,每年上千辆的增量与庞大的基数相比,增长幅度自然变小;同时企业销售策略明确,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追求高附加值、高利润的中高档以及大型产品,来获取更多的利润,成为这些企业的首要目标。如郑州宇通在大型公路客车上占据绝对优势,大金龙在11~12米旅游客车上表现突出,苏州金龙在7~9米旅游客车销量较大,厦门金旅3.5~5米的轻客每年有6000多辆的销量,这几家企业在产品定位上基本都属于中高档,这些企业注重的是“质”,而非单纯的“量”。

    2006年中游企业上海申沃在大型公交车上获得较大突破,河南少林在5~7米村村通、牡丹汽车在7~8米客车、江苏友谊在8~9米中低档公交客车上,都获得很大的批量。但是公交客车以及村村通客车价格都相对低廉,虽然销售数量较大,拉低了销售前几名的市场集中度,但这些客车厂家的销售额并不具有优势。

    目前,我国客车产品种类多、涵盖范围广、价格差异大:以长度来分,产品涵盖3.5~18米不同的产品区间;以价格来分,产品从几万元轻客到360多万元的超豪华大客,差异程度较大。举例来说,甲厂销售3.5~5米长度轻客10辆,乙厂销售13.7米高档客车1辆。如果以销售数量来说,甲厂的市场集中度是乙厂的十倍;但是按照销售额来参考,甲厂的销售额可能只有乙厂的50%甚至更少。因此以客车销售数量为参数的集中度对比,只能表示该公司产品的占有率情况,并不能表现该公司在市场的地位高低以及市场支配能力。

    参照客车行业的具体情况,集中度以销售数量为参数是不太科学的,目前客车行业通常以销售数量作为参数是因为销售数量统计方便,而销售额统计相对比较困难(如分期付款),部分厂家对销售额的数据也对外保密,因此采用以销售额作为集中度参数的可行性不大,但是却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总之,进行客车行业的产销数据分析时,不能盲目进行集中度参数对比,更不能凭借集中度的高低就判断一个企业的强弱。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