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动态信息 >> 新闻正文
大柴道依茨抢滩客车市场
文章来源: 中国信息报 发布日期: 2006年9月22日
分享按钮

    日前,200辆黄海公交客车驶出我国西北陆路边境口岸霍尔果斯,向邻国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疾驰而去。这批客车,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口批量最大的一批公交客车,也是首次批量安装了大柴引进德国道依茨技术生产的新型发动机。

    如今,客车行业在发动机企业眼里是香饽饽,发动机企业无不使出浑身解数往客车行业里挤。4月初,大柴道依茨发动机悄然问世,给这个竞争本已十分激烈的市场又添了一把火,并引发出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反应一:客车动力更加多元

    我国柴油动力客车配套市场,一直以来是玉柴占据主导地位,拥有较大市场份额。尽管如此,用户还是希望自己的选择尽可能多样化。于是,上柴的“琅驰”、潍柴的“威迅”以及大柴、锡柴、东风康明斯等凭借各具特色的产品,得以在市场上各领风骚,各占一席之地。

    此外,一些国外发动机供应商则占据着中高端客车配套市场,如韩国大宇、日本日产柴、美国康明斯、卡特彼勒、意大利依维柯等。这样,我国客车动力配套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大柴道依茨产品的出现,使多元化的趋势更加明显。随着用户选择产品范围的扩大,他们在客车企业面前的话语权也将进一步提高。   

    反应二:中高端客车“倒戈”

    由于技术性能等方面差异的原因,国产客车要上档次,一般首选进口发动机。而进口发动机高价格带来的整车高成本,也使客车厂家难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客车市场渴望既有较高技术性能,又有适中价格的产品问世。大柴道依茨的问世,可谓正逢其时。

    早就有客车厂家盯上大柴道依茨了。大柴道依茨第一批产品除了安装在黄海最大批量出口客车上之外,还分别安装到了西沃、金华尼奥普兰和安凯等知名品牌客车上。大连客车厂的150辆新型公交客车,也装上了大柴道依茨发动机。据了解,还有一批客车企业原计划安装进口发动机的中高端客车,现在也准备换装大柴道依茨发动机。

    大柴道依茨的性能质量真有那么好吗?“到现在为止,还没听说过德国技术的产品有什么问题。”首次批量使用该产品的丹东黄海进出口公司总经理于海林说:“我们对大柴道依茨充满信心。”

    反应三:出口客车“变芯”

    目前,我国出口到国外的国产客车虽然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优势,但美中不足的是,配装的国产发动机稳定性及产品寿命,都与进口发动机存在较大差距。国产客车的竞争力因此而受到一定影响。大柴道依茨的正式下线,使国产客车出口看到了新的希望。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公交公司驻华代表瓦西里先生说:“道依茨发动机在欧洲使用得很普遍,我们对道依茨相当熟悉。我们也到大柴新建的道依茨工厂考察过,看到那里95%以上的加工设备,都是进口的名牌产品,加工手段世界一流。而且引进的发动机是道依茨公司欧洲同步生产的成熟产品,比较先进,我们很放心。”大柴销售公司副总经理蒋朋介绍说:“用国际通用的可靠性标准衡量,大柴道依茨平均大修里程达到50万公里,具有相当高的可靠性。”

    业内人士认为,在国内客车企业及国外客户的双重需求面前,以大柴道依茨为动力的国产客车,出口前景十分看好。

    反应四:冲击现有配套价格体系

    作为引进道依茨技术的新型发动机,一般人会认为价格接近进口发动机的水平。但蒋朋说,“本土化率达到70%以上,使价格大幅下降,与国产发动机相比,并没高多少。而且随着生产批量的加大,还有进一步调整的可能。”

    业内人士分析说,这样一来,一款高性能且价格适中的发动机,将使其他配套厂家处于两难境地:要么降低价格保持竞争力;要么更新换代产品,与之抗衡。产品更新换代需要时间和较高的投入,而降低价格则牵扯到众多发动机厂的配套商,发动机配套价格体系都可能因此而受到影响。

    反应五:欧美两大技术流派对峙

    据专家介绍,目前国内达到国Ⅲ排放水平的发动机,从技术路线上讲,有单体泵和高压共轨两种技术。高压共轨技术美国发动机采用的居多。而道依茨发动机则采用每个缸体都单独配备喷油泵的“单体泵”技术,供油更均匀、更省油,而且发动机工作响应更迅速。经测试,大柴道依茨百公里油耗比同类产品低10%-15%。

    业内人士认为,欧美两大技术流派发动机,有可能在国内市场形成对峙局面。而大柴道依茨发动机的出现,无疑是为单体泵技术流派增加了强有力的砝码。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