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动态信息 >> 新闻正文
中型公路客车行情水涨船高
文章来源: 佘振清 发布日期: 2006年11月16日
分享按钮

    自2002年以来,中型公路客车行情一直处于下降之中,但今年以来,却出现了强势增长。

    根据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的数据,2005年,中型客车共计销售48332辆,同比减少3310辆,下降6.41%,其中中型公路客车销售34053辆,同比减少420辆,下降1.22%;今年1至9月,中型客车共计销售43034辆,同比增量为8095辆,增长23.17%,其中中型公路客车共计销售29595辆,同比增量为5193辆,增幅达到21.28%,显现出令人振奋的增长行情。55家企业中,有51家企业涉及这一领域,其中有24家同比增长,有3家企业增幅超过1000辆。

    三大市场因素促中型公路客车发展

    中型公路客车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市场需求的拉动。前几年的低迷走势与需求不足是有直接关系的,中型客车的市场份额被大型客车和轻型客车所瓜分,造成了中型客车的下降。今年的情况与前几年正好相反。

    首先是在新的客运政策的引导下,客车市场规模有扩大的趋势。去年8月1日,《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正式实施,在推动道路旅客运输发展的同时,对客车市场的扩张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具体来看,这种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打破地区封锁和垄断;二是简化了申请和审批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可以相应提高申请人的积极性,从而加快了客车市场的交易频率,对客车市场的扩张具有促进作用;三是允许中级客车跨省运营。

    其次是长途公路客运受到挤压,中型客车在中短途线路上占据优势。目前,火车提速和铁路客运专线对长途公路客运产生了巨大的挤压作用,为了避免与铁路客运产生更加激烈的正面冲突,客运公司在长途客运方面收缩战线是明智之举。公路客运的主要方向有两个:一是开辟新的线路资源;二是向旅游客运延伸。鉴于旅游客运市场的混乱局面,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措施加以规范,这对公路客运企业进入旅游客运市场提供了机遇,而且公路客运企业在经营资质、车辆、人员、修理上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路客运企业在旅游市场的发展空间更为广阔。

    在经营方向的转移中,中型公路客车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在中短途公路客运中,中型公路客车的优势相当明显。笔者曾在武汉到宜昌的公路客运市场上做过调研,12米豪华大巴和9米的中型客车,票价相差20元(12米豪华车100元,9米普通车80元),发车班次是12米豪华车半小时间隔,9米普通车10分钟间隔,但上座率有很大的差别,12米豪华车仅有50%左右,而9米普通车却在90%以上。另一方面,在旅游客运市场上,随着旅游团队的小型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型客车的需求也会逐渐增大。可见,在长途和超长途公路客运受到挤压的同时,支线公路客运、旅游客运得到了普遍发展,这样为中型公路客车的增长提供了难得了发展机遇。

    最后是油价上涨为中型公路客车带来市场机遇。油价上涨使客运成本的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资料显示,2004年,燃油成本占运输成本的比例在22%以内,人工成本占30%,随着油价的上涨,目前多数客运企业的燃油成本早已超过30%,跃居第一位。因此,节油已经成为客运企业的重要工作。一般而言,中型客车比大型客车的百公里油耗低10升左右,在长途客运受到挤压,上座率也很难提高的前提下,车辆更新选择运营成本更低的中型公路客车已经成为公路客运企业的共识,这是今年中型公路客车大幅度增长的重要原因。

    探究中型公路客车热销的秘诀

    从今年客车企业的市场表现来看,中型公路客车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技术水平在不断提升。自2000年以来,交通部实施的营运客车等级评定工作对提升客车产品的技术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JT/T325标准实施7年来,共对100多个企业的3000多个产品进行了等级评定,发布了19批评定表。目前,全国的主流客车企业都具有高级客车的生产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客车产品的升级换代,在等级评定工作的拉动之下,客车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开发能力得到了普遍地提升。我们说中型公路客车的技术水平在提升,一方面是对市场的感性认识,我们日常见到的中型公路客车产品升级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另一方面从交通部的等级评定表中也能够找到答案,2005年全年交通部共发布中型高级客车产品38个,今年1至9月已经发布41个,据了解,今年将还有一批等级评定结果要发布,从这两个数据的简单对比中,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中型公路客车的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是实实在在的。

    二是产品档次有明显提高。产品档次的提高是技术水平提升的必然结果,产品升级最直接的表现是销售价格的提高,据统计,今年中型公路客车的平均售价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了6.66%。

    对于客车产品来说,随着技术含量的提高,产品档次的提升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是,价格的变化却呈周期性变化,基本规律是:领先于行业的新产品价格较高,附加值较大;跟进的竞争者越来越多,技术趋于大众化,配件成本逐步降低,价格下降,附加值逐步减小;部分企业退出竞争,重新开发领先于行业的新产品。

    在这种周期性变化中,领先的企业收益最大,迅速跟进的企业次之,反应较慢的企业只能在价格混战中披荆斩棘、伤痕累累。在目前这种竞争态势中,任何保护都是徒劳的,任何企业都不可能通过一个成功的产品来终身受益,唯一的、正确的发展之路是不断进取、不断进步。

    三是差异化趋势明显。在产品上,中型公路客车的差异化特征具有多种表现,比如发动机前置和后置、高级客车和普通客车、带空调和不带空调、全承载和半承载等等,从目前市场需求来看,无论何种产品基本都能够找到合理的市场定位,比如西部不发达地区主要需要不带空调的普通客车,而东部发达地区则主要是带空调的高级客车的市场,这是用户需求的差异化成就了客车产品的差异化。

    在企业的发展中,这种差异化的趋势也表现得很突出。部分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后,不再一味追求规模的扩张,而是要进行合理的“高位盘整”,比如舍弃一些低档市场,以提高产品附加值、追求企业的增长质量为主要经营目标。这些企业所放弃的这些市场正好又成为另外一些企业的发展空间,大家在竞争中形成了一种和谐的错位,在中型公路客车领域,这种现状尤其明显。

    随着客车出口事业的发展,市场开拓的空间越来越大,这种差异化将会使中国的客车企业真正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四是丰富的配套资源成为中型公路客车发展的基础。从企业发展来看,中型公路客车是主流客车企业的传统优势产品。客车行业中,大多数客车企业都是从中型客车发展起来的,特别是行业中的主流企业,直到现在,中型公路客车仍然是企业的主流产品。今年1至9月,中型公路客车在客车累计销量中占30%,在所有产品系列中比例最高。应该说,中型公路客车是中国客车最成熟的产品,在客车市场上,大型客车多多少少都能找到引进和借鉴的痕迹,但大多数中型客车都是自主开发的产品,而且极少使用进口总成,这与成熟的配套环境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中型客车的配套资源中,发动机、桥、变速箱、底盘以及仪表、玻璃、内饰等等都有比较优秀的配套企业,既有丰富的配套渠道,又能够有效地控制成本,为中型客车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