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五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高峰年会上获悉,目前外方在我国汽车零部件生产领域独资控股趋势明显,其垄断行为正由“隐性”逐渐表现为“显形”。据介绍,为了严密掌握核心技术,越来越多的外资在进入我国汽车零部件生产领域时采用独资形式。2006年9月,美国在上海投资1500万美元独资建立索思科锁定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同年9月,德国采埃孚(ZF)集团投资440万欧元,独资建立采埃孚商用车底盘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此外,由于WTO对发动机和零部件企业的股比没有限制,在合资公司成立之初,外方就力求控股。例如,德国大众与一汽合资建发动机厂,大众占60%,一汽占40%;丰田与广汽集团建发动机厂,丰田占70%,广汽占30%;2005年4月法雷奥与一汽合资建压缩机公司,法雷奥占60%,一汽占40%。即使在合资公司中,外方也有扩张趋势。唐山爱信齿轮有限责任公司原为合资企业,后日方收购了中方股权,现日方100%独资。
据了解,从目前的情况看,虽然外资和中外合资企业在国内超过一万家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中仅占有上千家的数量,但是他们所拥有的技术、产品和市场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从“2005年度中国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的资料来看,外资和中外合资企业占有52席,而且还多是在汽车电子、自动变速器等汽车核心技术领域的领头企业。
中国客车信息网 >> 零配件资讯 >> 新闻正文
外方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独资控股趋势明显
文章来源: 中国商用车网 发布日期: 2006年11月16日
分享按钮
分享按钮
(值班编辑:吴奇)
▋新闻关键词:客车
2006-11-16·成都力图打造西部客车生产基地
2006-11-15 ·中大客车全面服务中国城乡公交发展
2006-11-15 ·2006年1-9月份中型客车(20~40座)全国生产合计
2006-11-15 ·2006年1-9月份中型客车(20~40座)浙江省生产合计
2006-11-15 ·2006年1-9月份中型客车(20~40座)河南省生产合计
2006-11-15 ·2006年1-9月份小型客车(9~20座)安徽省生产合计
2006-11-15 ·2006年1-9月份小型客车(9~20座)江苏省生产合计
2006-11-15·我国客车行业从“增量竞争为主”转为“增量与存量并争”
2006-11-15·长安巴士获江西农村客车评审第一名
2006-11-15·江淮“村村通”客车批量入津
更多>>▋零配件资讯其它相关新闻
2006-11-16·重庆长风液压助力转向器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
2006-11-16·深圳诗安特正式落户包河工业
2006-11-16·中德将联手在华推广清洁柴油
2006-11-16·桂林大宇“幸运星”华东市场受青睐(图文)
2006-11-16·2006年1-9月华晨金杯海狮累计销售45429辆产品
2006-11-16·大连双层巴士今起正式退休(图文)
2006-11-16·成都力图打造西部客车生产基地
2006-11-15 ·中大客车全面服务中国城乡公交发展
2006-11-15 ·2006年1-9月份中型客车(20~40座)全国生产合计
2006-11-15 ·2006年1-9月份中型客车(20~40座)浙江省生产合计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