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内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能够在高速公路行驶的公路、旅游双层客车亮相第五届北京国际商用车辆展览会暨第二届客车大赛,并一举夺得“中国公路客车金奖”。
依靠这款客车“航母”,金华青年汽车集团会进一步拉大国内豪华客车市场不对称竞争的局面。
面对民企汽车大鳄庞青年的出手,业内一片哗然。
与豪华轿车市场的动辄刀剑相向,豪华客车市场似乎一向不显山显水,但随着众多客车生产厂家的目光上移,汽车市场上的这最后一块“净”土,也开始变得躁动起来。
“塔顶”诱惑
山不转水转。
就在一汽轿车、上海汽车、长安汽车等公司发布上半年利润同比下降50%的业绩预告的同时,记者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处获悉,今年上半年,客车行业的销售和利润普遍看好,特别是一些大客车企业的产销和利润有了普遍增长。
但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商用车(客车部分)67家企业报送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客车市场上的表现也不尽相同。其中,市场份额最大的轻客的累计销售为8.64万辆,同比下降了8.22%;中型客车销售2.32万辆,同比下降了10.75%;唯一有亮色的是大型豪华客车,上半年累计销售了1.57万辆,同比增长了17.42%,其中旅游豪华客车累计销售0.77万辆,同比增长高达91.15%
从销售数据上,不难看出,占据市场份额最大的小中型客车的降幅十分明显,而只有豪华客车市场,看上去很美。
这其中,一贯走“高端路线”的金华青年汽车集团则表现得更为抢眼,一举占据了国内单价130 万元以上的豪华客车70%的市场份额和单价200万元以上的豪华客车几乎100%的市场份额。仅用3年时间,金华青年汽车集团生产的青年?尼奥普兰系列客车在国内同行中无论车辆等级、高档车产量、高档车销售量和同比增长速度均名列第一,其中高三等级豪华客车车型和数量居全国首位,产品被评为首家最高等级(高三级)豪华客车。
但从目前来看,豪华客车市场也并不是铁板一块。由于公交车的利润回报有限,因此,几乎所有生产低端客车的企业只能靠产能来支撑和维持,所以,很多企业开始把开发的目光转向了高档和豪华客车。
现在,尽管国内豪华客车市场的格局依旧为金华青年、安凯、西沃三家分割天下,但宇通和厦门金龙、桂林大宇也在不断向豪华客车市场蚕食,试图挑战尼奥普兰的老大地位。
高端对决
尽管在130万以上的豪华客车市场中占了绝对优势,但青年汽车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载庞青年同时也承认,这种高端市场的销售总量毕竟是有限的。所以,从消费的角度讲,100万左右客车的销售规模会更大一些,100万至130万区间将会是未来豪华客车市场上新的增长点。
据记者了解,现在几家实力雄厚的客车企业,如,宇通和中通客车等,都已经明确表示要把下一步开拓的方向放在豪华客车上。
一方面,在金华尼奥普兰和西沃眼中,豪华客车历来是自己世袭的领地,两家企业几乎垄断了豪华客车90%以上的市场份额,作为一开始就以豪华客车作为细分市场谋生的他们自然不会心甘情愿丢弃自己的市场,积极维护他们的领地不被或少被蚕食就成了他们不二的选择。金华青年选择在这样一个时刻推出客车航母其实就是一个明显的回击信号。不难看出,国内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能够在高速公路行驶的双层客车――“青年?太空线”JNP6137S的推出,正是金华青年为继续加强自己的高端优势而使出的先手。
另一方面,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宇通、金龙、亚星、北汽福田也开始了对豪华客车市场的步步紧逼。看来,一场围绕“塔尖”的冲突注定无法避免。
也许,这就是豪华客车市场的现实,不闻硝烟而又硝烟四起。
双线作战
高处不胜寒。
有限的空间、僧多粥少的现实,不禁让人担忧:豪华客车这块蛋糕,到底能做多大文章?
毕竟近几年,豪华客车市场一直处于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尽管100万元至150万元之间的市场呈现了一定的上涨趋势,但150万元至200万元之间的市场却在呈现明显的下滑趋势,况且,与轻型客车相比,这一部分的市场实在有限。
有数据显示,全国高档客车市场每年的需求基本保持在3000辆左右,而价格在150万元以上的客车,市场只有500辆左右的需求。
因此,随着众多厂家的杀入,豪华客车市场除了增添一分热闹之外,也随之增添了一份担忧:全力以赴的最大结果可能就是市场的被瞬间挤爆。即使是现在被看好的100-150万区间的豪华客车,也同样面临着被挤干的可能。
“以后我们会有几个增长点,一个是国际市场增长点,一个是公交车增长点,一个是生产原来没有的100万到130万客车的增长点,这是我们的客车战略。”对于未来,庞青年这样设想。
有意思的是,面对咄咄逼人的对手,金华尼奥普兰采取的不是针锋相对的全线防守,而是采用了围魏救赵式的主动出击战术。
日前,从未涉足公交客车的他们,对外宣布开始全线进军公交车市场。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招看似笨拙的后手,实则是从其对手背后痛下杀手的狠招。于是,原本平静的豪华客车市场,也因了这诸多的攻攻守守有了些许的戏剧化色彩。
当然,除了双线作战,金华青年倡导的“组合营销”的“全赢”理念,也为其不断扩大的市场份额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不管怎样,这场竞争的特点很明显,就是各企业都试图通过差异化策略来避免正面交锋。
其实道理很简单,与轿车一样,中国的客车市场要想避免两败俱伤,只有实现产品的差异化,才能够获得足够大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