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2005年1~9月,我国商用车(客车部分)整体发展仍在低位运行。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商用车(客车部分)70家企业报送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9月底,商用车(客车部分)累计产销19.71万辆和19.75万辆,同比下降5.58%和4.68%。
客车行业整体发展稳中趋降中型和轻型客车降幅仍比较明显
与上年同期相比,1~9月,商用车(客车部分)产销虽一直呈下降趋势,但行业整体发展仍继续保持稳定。从各月产销变化趋势来看,2月、5月为两个低点,3、4月反弹比较明显,6~9月基本保持平稳增长。此外,各月产销量大致相当,产销率一直维持较高水平。总体来看,三季度产销略高于二季度和一季度。一季度,客车累计产销5.66万辆和5.79万辆;二季度累计产销6.94万辆和6.74万辆,比一季度多出1.28万辆和0.95万辆;三季度累计产销7.12万辆和7.22万辆,比二季度多出0.18万辆和0.48万辆,比一季度多出1.46万辆和1.43万辆。
在客车各品种中,1~9月,中型和轻型客车产销下降趋势虽然仍较为明显,但降幅基本呈逐月趋缓态势。其中:中型客车产销3.94万辆和3.94万辆,同比下降10.02%和12.24%;轻型客车产销13.18万辆和13.20万辆,同比下降7.69%和5.69%。相比较而言,大型客车虽继续保持一定增长,但增幅呈不断下降趋势。截止9月底,大型客车产销2.60万辆和2.61万辆,同比增长16.69%和16.72%。
此外,2005年1~9月,受油价不断上涨影响,汽油客车需求明显下降,而柴油客车保持较快增长。截止9月底,汽油客车产销8.79万辆和8.90万辆,同比下降22.71%和19.82%;柴油客车产销10.79万辆和10.70万辆,同比增长14.55%和12.06%。
客车出口呈现“井喷” 主导企业市场活力依然旺盛
2005年1~9月,国内主要客车生产企业受到生产成本提高、市场需求下降的不利影响,仍然苦练内功,不断推出质优价廉的新产品,从而为行业稳定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其中,以郑州宇通和厦门金龙为主导的大中型客车生产企业不仅努力开拓国内市场,而且也大力加强“走出去”战略,正是在这些企业的带动下,2005年1~9月,我国客车产品尤其是大型客车产品出口出现了难得的井喷式增长态势。
2005年1~9月,销量排名位居前二十名的企业共销售客车17.68万辆,占客车销售总量的89.52%。其中:累计销售超过5千辆的企业共有11家,共销售14.96万辆,占客车销售总量的75.75%;累计销售超过1万辆的企业共有7家,共销售12.22万辆,占客车销售总量的61.87%。其中,销售排名前五位的企业依次是:华晨金杯、江铃、东南、郑州宇通和南京依维柯,分别销售4.12万辆、1.68万辆、1.67万辆、..31万辆和1.28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华晨金杯、东南和郑州宇通呈不同程度下降,江铃和南京依维柯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截止9月底,上述5家企业累计销售客车10.06万辆,占客车销售总量的50.94%。
客车产品区域变化并不显著多数地区需求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2005年1~9月,从客车产品分地区销售流向来看,销售量位居前三位的地区仍为华东、中南和华北,分别销售6.57万辆、3.56万辆和..2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7%、21.34%和6.75%。此外,与上年同期相比,西部地区销售需求也有所减缓,截止9月底,西南地区销售1.39万辆,同比增长1.32%;西北地区销售1.20万辆,同比下降4.65%。相比较而言,东北地区在2005年销售一直保持适度增长,截止9月底,东北地区销售1.83万辆,同比增长4.19%。从各地区客车产品销售情况来看,除华东、西南呈小幅下降外,其他地区大型客车销量同比均保持快速增长,其中东北地区增势最为迅猛。
旅游客车市场增势最为明显小型客车降幅有所趋缓
2005年1~9月,从客车按用途分车型销售情况来看,旅游客车和专用客车市场表现比较出色。尤其是旅游客车,受市场需求影响增幅较上半年虽有所下降,但仍一直维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截止9月底,旅游客车销售1.22万辆,同比增长65.33%;专用客车销售0.42万辆,同比增长41.71%。城市和长途客车所占比例虽然较高,但与上年同期相比销售均呈一定萎缩,截止9月底,城市客车销售5.12万辆,同比增长0.25%;长途客车销售3.82万辆,同比下降2.44%。另外,2005年1~9月,小型客车虽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但降幅较今年上半年有所减缓。截止9月底,小型客车销售6.67万辆,同比下降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