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外汽油价格不断上扬的背景下,近一时期各大媒体对城市交管部门的"限小"政策可谓口诛笔伐,似乎只要把所有的大排量车都换成了小排量车,我们的社会就可以既节能又环保了。不错,如果单就大排量车与小排量车而言,笔者也认为发展小排量车是大势所趋。但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却不免有些太过孤立,以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我们的人口基数是发达国家的十几、二十几倍,当我们中的一些人在大谈诸如法国等一些发达国家早已是微型车大行其道时,这些人是否想过我们有没有学习法国人的本钱?
以笔者之见,或许我们现在有,但以后肯定没有。表面上看,学习法国人开小排量汽车总比学习美国人开大排量车要好得多,但深层次分析,我们就会发现我们连学习法国的本钱也没有。为什么?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微型车就是私家车的代名词,随着我国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要攒钱买一辆几万元的微型车是件很容易的事,而如果人人在社会的倡导下都怀有一个轿车梦,当他们纷纷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时,只要看看北京今天的交通状况就能想象得出,那一辆辆承载着人们很大一份心血的小轿车到时也许只能停放在家中更多地做摆设了。不仅如此,消费者还要为此再多交一份停车费,这对于刚刚实现小康生活的人们不是一种很大的浪费吗?况且随着汽车数量的成倍增加,即便是小排量汽车,节油与环保也无从谈起。
今年以来,北京市的道路堵塞现象日益严重。据北京市交通管理局提供的数据表明,北京市机动车总数目前已经超过230万辆,全市交通道路90%以上处于饱和或超饱和的状态,早晚流量高峰期间,整个城区的道路基本处于拥堵状态。新车多、事故多、交通管理不善是北京当前交通的一个显著特点,同时也是拥堵加剧的一个主要原因。而据有人预测,到2010年,北京的汽车保有量将超过500万辆。届时,先不说车在路上怎么跑,就是停车都成问题,若按每辆汽车10平方米停车面积来计算,北京很难承受总共50平方公里的停车场。因此,撇开是发展小排量还是大排量汽车不谈,中国要有效地解决能源浪费、交通拥堵与空气污染等一系列棘手问题,走节约型社会之道,非致力于公共交通设施建设而无其他更好出路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