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性能源危机的加剧和国内城市环保意识的增强,传统的燃油公交已难以满足国家节能减排的需要,随着国家开始大力推广新能源客车,素有“绿色公交”之称的无轨电车,改头换面以在线充电式电动车的身份重装上阵。今年6月,北京38路公交车由汽改电,改由无轨电车运行,成为北京市第20条电车线路。笔者特意去体验了一次,从六里桥东到西安门,再折返到六里桥东,短短19公里的路程,“闷热多清凉少”是切身的感受。虽然汽车尾气没有了,但乘坐体验远不及普通燃油公交车。
笔者认为,在“汽改电”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单纯为了粗放式的节能减排,而忽视公共交通方便群众日常出行的初衷,不能不说是存在很大遗憾有待改进的地方。
其实,早在2012年12月,国务院发就布了《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文件,其中明确指出城市公共交通要“把握科学发展原则”,并且要“方便群众、绿色发展、因地制宜”。不久之后,北京市也印发《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力争到2017年实现五环内中心城区100%为清洁能源公交车。其中,“汽改电”便是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雾霾日益严重的今天,新能源公交车的广泛应用是未来大势所趋。“汽改电”应成为切实可行的转变,而不仅仅是为改而改;“汽改电”的过程中,应切实让乘客体会到公共交通对出行带来的便捷与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