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内交通设施比较完善,不论是乘坐汽车还是选择轨道或是搭乘飞机,外出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那么,在越来越多的选择条件下,公路客运的实际运行状况究竟怎样呢?近日,本报记者亲身体验了从北京到河北邢台平乡县的长途汽车客运,以及从平乡到邢台的市内短途客运。
■发车准时了票价降低了
也许是受各种交通设施越来越完善的冲击,前些年每次来到客运售票大厅时总是人满为患,仅买票就要花去不少时间,还不敢肯定是不是能买到车票,而今年却大大不同。在北京永定门长途汽车站售票窗口,记者发现,北京开往邢台平乡县的班次比较多,平均每隔半个小时就发一辆车,基本上人满就走。
一位同样去往邢台平乡的大叔告诉记者,他在北京务工,因为不会用互联网买票,也舍不得请假去火车站排队买票,所以年年来往都是选乘长途客车,“去年我排队买票、等车就花了一个多小时,今年就快多了。”这位大叔说。
在买票顺畅的同时,记者发现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价格降低了。“去年也是这个相同的时间,一张票要花150元,而今年只要130元就可以。”一同乘车的小伙子高兴得乐开了花,“这样与火车相比,不仅不用抢票,还有座位,能直接送到家门口,真是太爽了。”
不仅如此,记者注意到,今年的发车时间也准了很多,基本都是到点就走,超载的现象也基本杜绝了。
■空间大了噪声小了
穿过检票口,记者远远地就看到一辆双层的青年客车。司机师傅告诉记者,这辆青年客车购于2013年,目前已跑了3万多公里。在跨进车内的楼梯位置,记者看到这辆的铭牌,上面有部分信息,包括生产日期、发动机型号、载客人数等。
车内很干净,增加了乘客的舒适感,而且中间过道两排的座椅也都是皮革包裹,还可以方便地调节座椅靠背的角度。同时,记者还发现前后两排座椅间的距离明显加宽了不少,脚下的空间也大了,双腿放下去后膝盖距前排座椅还有十几公分的距离,满足了一般乘客乘坐的需求,而且座椅下面也可以放些简单、轻便的小物件。
驶出客运站后,车内前方的电子显示屏上循环播出当时的车速、室内温度和其他的注意事项,在市内行驶时,记者并没有听到来自车窗外喧闹噪杂的声音。
车上了大广高速,在保持每小时90公里时速的情况下,车身很稳定,没有出现颠簸、抖动的现象。在全封闭的车内,记者也没有感觉到闷气和异味,表明车内空气循环装置工作正常。
4个小时后,记者安全地达到了目的地。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行驶过程中没有出现半路上客、下客的现象。不仅提高了客车的营运效率,也大大提高了乘客在路上乘坐时的安全性。
■城乡公交还不规范
相对长途客运来说,短途客运并没有像长途客运那样规范与完善。记者在平乡县准备乘坐去往邢台市的客车,在路边等车时,很多私家车、违规改装的微客向记者招揽生意:“邢台、邢台,15元一位!”
这些“黑车”的车况也很令记者担忧,不仅没有正规的上路证件,甚至连正常的安全监测都没有,座椅也是七零八落。
记者从邢台市交管部门了解到,微型客车违法载客,报废车、拼装车、非法改装车上路运营的现象虽然有明文规定禁止,但是在郊区县、乡镇、农村中却时有发生,屡禁不止。而且,部分客车司机还有半路揽客、半路停车的现象。
对于记者的这次乘车经历,不论是乘坐长途还是短途客车,最感到欣慰的是,黄标车、老旧车等淘汰车型已基本不见,车内的卫生状况得到有效改善,整体的乘坐舒适度也有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