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动态信息 >> 新闻正文
京津沪政策密集发力 推进新能源汽车商用化
文章来源: 车讯网 发布日期: 2014年6月3日
分享按钮

  今年5月以来,京沪津等一线城市,以及合肥、长沙等二线城市密集出台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扶持政策。在年初国家多部委设定鼓励发展的基调之后,经过几个月的等待,地方推广试点城市的政策逐渐明朗,既有财政补贴充电桩建设的“组合拳”,也有免收车辆通行费、公务用车租用新能源汽车等特色式扶持。

  “2014年既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元年,也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像合肥这样的城市,如果发展规模上不去,可能就会面临重新洗牌”,合肥市科技局局长朱策直言压力很大。合肥是目前全国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最多的城市,特大城市扶持政策相继推出正在改变市场格局。

  5月26日,天津市科技委透露,天津市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正在研究制定,争取近期出台。此外,对于充电桩建设的问题,天津市科技委表示,政府会在部分公共场所建立充电桩,但不会帮助个人建充电桩。个人可以向物业申请在自己所属的车位、车库建充电桩。财政补贴、充电桩,这几乎是全国推广新能源汽车面临的最主要两个核心问题,一个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购置环节成本偏高的问题;另一个则是配套设施不足导致使用不够便捷。正是注意到了新能源汽车推广的症结,一线特大城市正在加速进行政策扶持。

  近日,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称,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正就新建小区的充电桩问题进行研究,“新政策规定新建小区配充电桩的停车位要占到18%,用电方面也需要提前预留”。在公共领域,今年内北京市将完成1000个公用快充桩的建设,覆盖中心城区和近郊。

  5月20日,《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暂行办法》发布,对于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以及燃料电池车都有不同程度的补贴。新办法对纯电动乘用车的补贴额度为4万元/辆,对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含增程式)的补贴额度为3万元/辆。在经过了几年的摸索之后,新能源汽车正在逐步步入商用化的阶段,考虑到城市容量的不同,一线特大城市必然要承担起新能源汽车主要市场的重担。以北京为例,按照每两个月摇出个人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指标1666个的频率计算,预计全年应用新能源汽车总数量近万辆,这几乎是合肥市此前多年累积销售数量的两倍。

(值班编辑:)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