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动态信息 >> 新闻正文
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福建省运输管理局副局长吴深相谈运政信息化
文章来源: 《运输经理世界》 陆静 发布日期: 2013年12月19日
分享按钮

  “运政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抓系统应用,实现系统服务价值。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就是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所以最关键还在于建设成果是否实现建设目的,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福建省运输管理局副局长吴深相表示。

  “十二五”以来,福建省道路运政信息化工作围绕行业管理、物流及公众信息服务,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撑、改造和推动作用,实现了交通运输信息化的倍增效应。

  建设成果要满足现实需求

  《运输经理世界》:您觉得信息化在运政工作中充当着什么角色?所起的作用有多大?能否列举事例说明。

  吴深相:在道路运政管理工作中,信息化建设不仅体现在行业管理部门内部机构之间数据共享,更体现在行业管理部门和所辖企业之间的数据共享。

  例如我省运政系统投入使用之前,地市间从业人员信息无法共享,无从辨别证件真伪。省运政系统和企业维修系统联网后,车辆二级维护一旦超期,企业维修系统将被授权自动锁定,经省运政系统解锁后才能进行维修。采用这种信息化手段,有效督促了营运车辆按期进行二级维护,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

  《运输经理世界》:您觉得运政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什么?李刚司长曾表示,“信息化要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公众,这是我们最终要实现的目标”,福建是否实现这一目标?

  吴深相:运政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抓系统应用,实现系统服务价值。所以,最关键还在于建设成果是否实现建设目的,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省信息化工作始终围绕着“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公众”展开,总体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在道路运输领域各个环节的充分应用,满足政府、企业、公众“三位一体”的服务要求。

  简要举个例子:我省投入使用的省运政系统、质量信誉考核系统等行业管理系统较好地服务政府的监管职能;我省营运车辆卫星定位安全服务系统服务企业的生产经营,落实企业安全监管职责,取得了较好的服务效果;智能公交系统、手机售票等信息化工作服务社会公众便捷、安全、绿色出行。

  我们沿着资源共享的方向努力,已经初显效果,但距离实现“三位一体”的最终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将不遗余力。

  资源整合、数据共享是方向

  《运输经理世界》:福建运政信息化建设的方向是怎样的?

  吴深相:运政信息化是一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工程。随着行业管理需求的变化,对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我省的运政信息化经过“十一五”的发展,初具规模,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将沿着资源整合,数据共享的方向去努力。

  2003年,我省运输管理局成立了运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2004年开展了全省信息化建设全面调查,并调研学习了兄弟省份信息化建设经验。2006年编制了《福建省道路、水路运输管理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十一五规划”),提出了“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的建设思路,加快了步伐。

  在“十一五”规划的指导下,我们完成了三级运政专网和省局机房建设;围绕行业管理核心业务,开发了道路运政信息系统,实现了省内运政信息的共享;陆续建设办公自动化系统、局政务和党建门户网站、质量信誉考核系统、营运车辆卫星定位监控系统、教练员考试网上报名系统、农村客运站点和公路运输枢纽站场数据库管理系统、运输行业统计报表系统等一批业务系统。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夯实信息化基础,尽快完成运政系统的升级改造工作;统筹兼顾、资源共享,推动各业务系统间以及政企系统间的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着眼全局,结合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推进方案》,积极推进应急、出行、信用、决策等四大工程在道路运输领域的相关建设内容。

  《运输经理世界》:福建的运政信息化建设有哪些特点?取得了哪些经验?存在哪些不足?

  吴深相:我省的运政信息化经历了这几年集中建设,呈现了三个特点,即多行业同时推进信息化,强化便民服务,和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原则。

  自2009年大部制改革和燃油税费改革以来,道路运输管理体制发生重大变化,新增城市公交、出租汽车、轨道交通运营、汽车租赁等管理职责。多个行业都亟需信息化手段的支持,近年来我省多个行业信息化工作几乎都处于启动或建设中。

  经过梳理,我省道路运政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经验有:

  一、领导高度重视和资金的支持。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2003年我局成立了运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多方筹措资金,给予了信息化项目充分的资金保障。

  二、应用需求驱动信息化建设,业务规范先行。应用需求是信息化建设的推动力,是判断是否启动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没有应用需求的驱动,没有业务规范的指导,就没有成功的信息系统应用。

  三、信息化建设规划高标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个长期的高标准规划。2006年,我局在充分调研省内信息化现状,参考省外信息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委托部规划院编制了“十一五”规划,有序推进信息化建设。

  四、选择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单位,加快信息化人才培养。我省道路运输行业管理部门信息化人才较为缺乏,为了完成严峻的信息化建设任务,我局筛选了技术实力较好的软硬件企业作为技术支持单位,并引导这些企业进行适度的竞争,促进道路运输信息化全面发展。

  近年来,我省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在发展中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系统亟待整合。目前已建成的大量信息系统,在开发建设时往往只关注于实现某一具体业务需求,系统间的信息共享不足,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效益未能有效发挥;二是综合应用缺乏。由于现有数据资源的数据质量不理想,无法提供全省完整的基础数据,行业综合应用亟待推动。

  “政府推动,企业主导”

  《运输经理世界》:运政信息化的体现之一是城市公共交通的智能化,在这方面福建有哪些典型做法?

  吴深相:我省的公共交通智能化主要走“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发展道路。我省大部分地市完成公交智能调度管理系统建设:调度中心可对运营的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调控车辆分布状态。

  我们的具体做法有:

  引导建设智能调度系统。各地市已基本实现车辆智能调度、运营及服务质量管理、行车安全监控及数据统计分析智能化。

  推广建设智能站台。福州、厦门、宁德等地启动了公交智能站台建设,设立电子显示屏,显示播报即将到达的公交车辆与站点的距离信息。

  大力推广公众出行查询系统。福州、厦门、泉州、平潭综合实验区等地开通了掌上公交服务系统,乘客可通过手机实时查询车辆运行状态,方便了群众出行。

  加快公交IC卡互联互通。厦门、漳州、龙岩三地市已基本实现城市公交IC卡互联互通、异地刷卡,为群众跨区域出行提供了良好服务,福州、宁德两地市正进行IC卡互联互通前期准备工作。

  《运输经理世界》: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安全的日益关注,应急保障和安全监管愈发显得重要,您有没有类似的感触?

  吴深相:我省于2008年建设了福建省营运车辆卫星定位安全服务系统。该系统有1个省中心平台、9个设区市管理分中心,接入3000余家道路运输企业、51个营运车辆卫星定位工作站、8个道路运输企业工作站,各类车辆总数超过9万辆,其中按规定要求接入的省际、市际、旅游、危货、出租车等8类营运车辆近6万辆。

  我省作为全国第一个应用省级营运车辆卫星定位安全服务系统的省份,自省卫星定位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全省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指标连年呈两位数下降。2009年,我省营运车辆卫星定位安全服务系统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1年2月至5月,经交通运输部修编,《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标准由福建省地标提升为国标。

  为提升行业管理部门对客运站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我局正在建设场站视频监控系统,将全省38个一级客运站和66个二级客运站的售票厅、候车厅、发车位、车站入口、车站出口五个重点部位的监控视频接入省厅现有交通安全视频监控系统中心平台,为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和应急处理提供服务。

  做好顶层设计

  《运输经理世界》:信息化的生命力在于能够联通。您觉得网络联通到怎样的程度才好?

  吴深相:网络作为基础设施应该先行。建议在各省建设的网络基础上形成全国的网络。

  《运输经理世界》:当前,全国信息系统建设各自为政,系统差异较大,难以实现互联互通。要想打破这个格局,您觉得需要国家地方做出哪些努力?

  吴深相:信息化建设需要国家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全国的信息系统差异性较大,根源在于缺少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缺乏有约束力的统一业务规范,地方有较大的业务细则制定空间。信息化缺乏强制的数据标准,各省信息系统数据标准有所差异,互联互通较困难。

  以运政系统为例,建议国家先行作如下方面的努力,一是为运政核心业务制定统一的业务规范,并组织考核业务规范的执行程度,引导运政核心业务走上规范统一,减少个性化。为运政系统的建设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制定运政系统数据标准,对各省运政系统进行符合性检查;三是以跨省业务,部省联动业务为抓手,推动各省运政系统互联互通。

  《运输经理世界》:您觉得信息化建设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人评论称,当前信息化行业标准出台滞后,部分指标定义不严谨,且未有效执行。您怎么看?

  吴深相: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划,与横向和纵向相关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难。信息化行业标准都来源于实际的信息化项目经验,滞后性是必然的。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标准出台后,如何发挥其应有的规范引导作用。

  保证投资来源

  《运输经理世界》:当前,很多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多数省份已无力完成系统的长期维护工作。福建是否也存在这种情况?

  吴深相:我省交通运输厅对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随着信息化工作的深入,所需维护资金越来越多。

  “十二五”以来,我省信息化建设规划投资约9000万元,已投入金额约4600万元,全面提升了交通运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要保障信息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建设规划,明确投资资金来源渠道,特别是明确信息化维护资金来源,形成长效机制。

  《运输经理世界》:请简单介绍一下福建“十二五”期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目标?

  吴深相:例如,我们要形成一套较为完善和成熟的道路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要开展零散业务应用系统的整合清理,构建覆盖各个业务领域,联通政企的大运政管理平台,省市县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基本实现主要业务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还要完善内外网2个门户网站,提供统一特服号码,成为为业内管理人员和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服务的重要载体,引导组织相关企业建设各具特色、方便易用的信息服务体系。

(值班编辑:)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