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济南首个公交枢纽——— 济南西客站公交枢纽正式启用。公交枢纽与西客站通过地下通道相连,乘坐高铁的旅客可直接乘坐公交车,实现零换乘。 记者王锋 摄
上图:6条BRT线路、12条常规公交线路可同时发车下图:地下停车场已有600个车位可用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王锋 摄□本报记者 赵璐 通讯员 赵东云
7日,济南首个公交枢纽——— 济南西客站公交枢纽正式启用。作为济南市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公交枢纽,西客站公交枢纽配合场站其他设施,集快速公交(BRT)、常规公交、支线公交、旅游公交多种公交形式于一体,全面建成完善后,可实现与高速铁路、轨道交通、长途客运、出租汽车、社会车辆等多种交通方式的紧密衔接与换乘,是济南市西部城区公共交通网络的重要支撑。
枢纽作用
场站内实现高铁公交“零换乘”
西客站公交枢纽位于西客站东广场南侧,占地34亩,建筑面积约2700平方米,地下一层乘客集散中心3500平方米。目前,该公交枢纽已经实现高铁、公交、出租车、私家车等交通方式的“零换乘”,在方便乘客的同时,也给停泊在道路上的公交车提供了场地,方便公交停靠和维护。
就像公交“车管家”安检保洁都在这儿
公交枢纽内设置乘客服务调度指挥中心、车队办公区、发车区、下客区、待发区、车辆保洁区和安检区等功能区域,就像一个“车管家”。
记者在公交枢纽看到,地上建筑为“鱼骨”型场站,场站西侧留出了4条公交车道,每条车道上设置4个站牌区。场站西侧则为车辆保洁区和安检区,可对“休息”中的车辆进行清洗和检查。
K167路公交车一位司机说,枢纽给公交车提供一个固定场所,不仅有利于车辆保养,也给司机提供了方便。“将来公交车多了,我们都会按车道有序停靠,其实更规范了。把分散在道路上的公交车集中到场站中,避免占道抢道,就像有了个‘车管家’,非常方便,有情况还能及时向指挥中心、车队办公区反映。”这名司机说。
12条常规公交线路6条BRT线路可同时发车
据济南市公交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济南西客站公交枢纽发车区可实现6条BRT线路、12条常规公交线路同时发车,线路覆盖西部城区、主城区及滨河新区,途经北园大街、经一路、经四路、经七路、经十路等主要客流走廊。待发区正常情况下可同时经停18米公交车6辆,12米公交车20辆。
7日上午,在西客站公交枢纽启用仪式上,K167路公交车也正式开通,成为首部进驻公交枢纽的公交车。K167路济南西客站公交枢纽发车时间为6:30—20:00,黄岗发车时间为6:55—20:25,票价为两元,不使用月票。
据市公交总公司营运市场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公交枢纽计划陆续引入BRT及其他公交线路。
体验换乘
公交枢纽挺像机场航站楼
“枢纽”的建成,究竟会给乘客带来哪些便利?7日上午,记者来到济南西客站公交枢纽场站,其实这个“鱼骨”形建筑只是济南西客站片区场站一体化工程的一部分。场站一体化工程主要设计单体包括地铁1号6号线预埋工程、送站高架桥工程、出租车道工程、T型广场(礼乐广场)、广场南区综合体、广场北区综合体等几个部分。与西客站高铁、轨道交通、出租车等形成良好互动与循环,共同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零换乘”理念。
下了高铁咋换公交
记者跟随刚下高铁的市民刘女士体验了公交枢纽的换乘功能。出了高铁站,可以看到各种指示牌;顺着“公交”指示,通过电梯进入地下层的公交乘客集散大厅,在这里可以看到K167的站牌标识;顺着指示牌登上电梯或楼梯,可以看到4部电梯,分别标识出1、2、3、4号站台;选择任何一个站台出站,就可以看到“公交枢纽”对应着4个车道,每个车道上都有公交站牌,目前均为K167路车,选择一处候车就可以了。
据介绍,K167路公交车可从日照路进入“公交枢纽”东口车道,车道分为“常规公交落客区”和“快速公交落客区”,乘坐K167路来西客站的乘客,在落客区下车。
出租车不出站就能换乘
地下的出租车场和公交枢纽的地下部分相连,乘坐高铁、动车等的乘客下车后,可以根据指示牌标注,看到出租车停靠点。
记者在出租车等候区顺利打到一辆车,到达市区花费约30元。“的哥”告诉记者,西客站为出租车开辟一个专用的场地,乘客打车非常方便,而且便于对出租车进行调度管理。“以前大家在路边随便停,有不少黑车和我们抢生意,有些人就不敢从西客站附近打车。”这名“的哥”说,有了“集散地”,乘客下了高铁就能打上车,而且打车放心。同时,当这里出租车空车多或不足时,调度方可以及时进行调控。
地下停车场已有600个车位可用
下了高铁,亲朋好友开着车来接站了,他们把车停在哪里?据了解,此次启用的不仅有公交枢纽,还有约7.9万平方米的西客站东广场及约25万平方米的地下空间。出了高铁站,顺着指示牌下楼梯(或电梯),就能找到这个停车场。
记者了解到,西客站片区规划设计了1000万平方米的地下空间。此次启用的东广场地下空间设计为两层,共25万平方米。地下一层为商业、公交集散厅、地铁换乘大厅及避难通道等;地下二层为拥有总量2100多个停车位的南北两个停车场,每个停车场设置了4个出入口,划分了A、B、C、D、E5个区域,并用不同颜色进行区分。地下一层、二层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这样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的地下空间利用,为济南城市未来发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此次启用的地下停车场属于南综合体地下空间部分,开放齐鲁大道进入车库的一个入口,有近 600个车位可供使用。
“礼乐广场”喜迎八方来客
随着地下停车场的投入使用,济南西客站东广场即“礼乐广场”也将开门纳客。在“零换乘”的实现中,广场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地。据了解,东广场地上建筑面积约7.9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是高铁站房、南北综合体建筑和齐州路的围合区域。
广场景观以“礼”“乐”为设计主题,广场的中轴对称序列布局体现了“礼”的精神。广场以古代青铜器“樽”与古代乐器“琴”为设计原型,6个“樽”在“礼乐广场”左右排开,寓意“把酒相迎四方客”,展示济南人好客之情。儒雅的“古琴”用来代表“乐”的概念,优美的屋顶造型象征着古琴。广场中心的水池,宛如“和氏璧”,暗喻着“和”的含义。
“公交都市”建设进入实质阶段
无论是公交枢纽、礼乐广场还是地下停车场都是济南西客站场站一体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济南西客站片区场站一体化(站区配套设施)工程是济南市专为京沪高速铁路济南西客站配套建设的项目,是包含地铁、公交、商业、办公、酒店等设施的综合性建筑,集客流集散、购物、休闲、娱乐等服务功能的综合性场所于一体。占地约390亩,总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4亿元。
市公交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06年8月,济南西客站片区控制性规划编制任务启动。西客站片区作为总体规划确定的腊山新区的中心区,是京沪高铁济南站的站址所在地。根据中心城“一城三区”的空间布局结构,确立了在腊山新区中部依托京沪高速铁路枢纽,建设以交通枢纽为主导功能的城市副中心的发展战略。
济南西客站的功能定位是以高铁站为主、辅以长途客运枢纽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也是带动西部新城发展、连接德州、聊城、泰安的城市节点型枢纽,同时还是高品质环境的城市窗口地区。济南距离打造“公交都市”的目标更进了一步。
据介绍,未来的西客站片区公共交通系统将突出城市集约化、生态化、可持续性和公共交通带动城市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构建分层次、分等级的和谐公共交通系统,引导并推动西部城区的整体发展,为济南建设“公交都市”带来新的契机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