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长途客车夜间行驶、司机疲劳驾驶成为关注焦点,取缔夜间运行长途客车的呼声不绝于耳。各地纷纷加强措施落实取消夜间行车,北京地区情况如何?
夜间行驶普遍存在
9月4日,《商用汽车新闻》记者在北京各大客运站调查发现,站内并无凌晨发出的客车,但车辆夜间行驶的现象较多。
根据赵公口长途客运站提供的发车时间表,下午6点后,最远的发车地点集中在山东威海、烟台、青岛等地,最晚的班次为北京—黄岛,19点30分出发。莲花池客运站发往延安的客车虽然在14点30分发车,但需要14个小时才能到达目的地。六里桥客运站停止发班的时间为21点,此时段的班次多数行程在800公里以上。
通过客车出发、行驶时间推算,凌晨两点之前未到达目的地的班次占很大比例,多数为开往沈阳、河南、山东等地的长途班线。此外,最远行驶距离的班线为北京—福建仙游,全长2580余公里,行驶时间长达30小时。
未到达目的地的客车会否停车休息?去往河南禹州的客车司机刘师傅告诉《商用汽车新闻》记者:“一般情况下不会中途停车。每辆车上都配备了两名司机,每4小时换一次班,不会出现疲劳驾驶的情况。除非中途乘客需要去厕所,我们才会停到服务站。”
常年出差的王先生证实了刘师傅的说法。由于工作原因,王先生常年往返于北京和山东,是长途客车的常客。他表示夜间行驶的长途客车鲜有停车休息的惯例。“长途客车一般会在夜间12点左右停在服务区三四十分钟,方便司机和乘客休息和吃饭。凌晨2~5点大多长途客车照常行驶,直至到达目的地。”王先生说。
据《商用汽车新闻》记者采访得知,新国线、阿尔萨等客运公司的客运车辆在凌晨2~5点均保持行驶状态,但会依照运管部门的要求更换驾驶员。
“公司夜间行驶的车辆会在凌晨2~5点之间更换驾驶员,确保不会出现疲劳驾驶的情况,全部换班操作流程均在GPS视频监控下完成,保证有据可依。”北京某客运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先生表示,如果相关部门要求禁止夜间行驶,公司会全力配合。
对于夜间不休息的情况,某营运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主要是考虑到运输成本。“客车中途休息就意味着晚到3小时,这让原本就不占优势的客运竞争力更低了。”某客运企业相关负责人说道。
监管力度升级
9月5日,《商用汽车新闻》记者从木樨园客运站相关负责人处获悉,交管部门和运管部门共同严把北京市在线运营省际客车出站、出城、上高速、过境“四关”,对卧铺客车、长途客车、旅游包车做到逢车必查。同时,对客运车辆的源头管理,对辖区客运班线进行排查梳理,凌晨2点前无法到达目的地的客车,原则上要调整发车时间或客运班线。此外,还将重点加强凌晨0~6点、下午2~4点等疲劳驾驶多发时段的巡逻管控,对该时段发现的长途客运车辆实施落地休息措施。如发现驾驶人疲劳驾驶将依法处以200元罚款,并强制要求更换驾驶人或引导客运车辆进入服务区落地休息。
“现在监管非常严格。”赵公口客运站书记吕先生告诉《商用汽车新闻》记者:“近期事故频发,政府对客车安全十分重视。北京地区也积极响应政府的措施,管理部门全体出动严查夜间行驶的长途客车。”
另外,吕先生还表示,从现在起客运站内的长途客车运营时间已经涵盖了凌晨2~5点的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车辆在服务区,司机也确实在休息。“像北京—上海,客运站服务人员会告知乘客需要18个小时到达,就包括司机休息的时间。”吕先生说。
对此,常年跑北京—青岛线路的客车司机齐师傅深有感受,他刚从青岛回到北京,并眼见了高速公路上监察的情况。“在高速公路上和休息区里有专门的监察人员巡逻管控,并对长途线路的客车重点检查。”齐师傅表示:“尤其在凌晨2~5点,监察人员如发现长途客车仍在运营,则强制驾驶人将车辆开到休息区。”
据了解,北京市交管部门和短信报警平台受理群众举报公路客运车辆违法行为,根据举报信息查实处罚违法行为后,将对举报人员予以奖励。另外,《商用汽车新闻》记者了解到,自今年9月1日起,新增、更新客车未按规定安装使用车载影像设备的,暂不予办理道路运输证件;在用客车未按规定安装使用车载影像设备的,将不得继续运营。
衍生问题值得关注
安全是系统工程,除了加大力度治理夜间行车外,还应完善相应配套设施,否则会衍生出其他不安全的行为。
“客运公司愿意配合夜间停车休息的规定,可在现实运行中还会出现其他问题。”新国线客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先生告诉《商用汽车新闻》记者:“如果所有长途客车规定必须在服务区停车休息,势必出现服务区饱和的情况。那些被‘挤’走的客车停靠在普通旅馆或暂住点,乘客安全又成了问题。”
“即便能在服务区停车,车辆多可能出现乱停乱放,这就致使很多凌晨5点想开走的长途客车无法开出来,影响了正常运营。”蒋先生说。他还表示,如果真正执行夜间休息制度,不少乘客会有所抱怨。
为此,《商用汽车新闻》记者在六里桥客运站随机采访了一些乘客,他们对此确实有很多不理解。
“最近事故频发,停车休息是必要的。但每个地区的情况不一样,不能以偏概全。”乘客陈先生说:“像北京—威海的线路就不需要夜间停车。营运公司会通过GPS实时监控,驾驶员也会按照规定4小时更换驾驶。”陈先生还告诉《商用汽车新闻》记者:“有一次去河南郑州,凌晨2点客车马上就能到达目的地了,还是按规定停车休息3小时,乘客怨声载道,甚至作出了过激行为。”
其实夜间停车就是为了给驾驶员充分休息的时间,以便更安全地驾驶。可在严寒和酷暑季节,停车休息便显得左右为难。“车辆在夏、冬两季需要开空调,这无疑会增加运营成本。另外,乘客在服务站下车活动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在乘客下车休息,车内财物就需要驾驶员看管,这样驾驶员不仅不能休息,工作量反而增加了。”王先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