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入园荷载人数8人,出园荷载人数8人,车况、驾驶员状态正常;7月24日……”这是新邵县交警大队民警刘忠民绩效考核本上的蹲守记录。他如今每天必做的功课是早晚各一次蹲点新邵县新田铺镇智新幼儿园:7时50分核查校车进入幼儿园的人数,16时30分清点校车离开时是否超载,同时检查车况是否正常,司机是否疲劳、酒后驾驶。像刘忠民一样到幼儿园蹲守检查是新邵县交警大队每个基层中队民警每天雷打不动的任务。
去年下半年以来,新邵县针对校车在实际运营中的问题,强化了对校车的安全监管,给校车安全运行再加了一道保险。安全监管“一对一”。将校车的日常营运管理、教育宣传落实到人,实行民警和校车的“捆绑”式管理。发现问题首先追究监管人责任,产生了“一对一”的责任链,使监管真正落到了实处。整改整治“硬对硬”。该大队建立完备的校车安全管理户籍化档案,按照“谁排查、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对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的车辆责令立即停运,对不能消除隐患的车辆禁止上路行驶,对已达报废标准的车辆立即强制报废,严厉整治校车超员超载的违法行为,坚决打击“黑校车”,杜绝涉及校车的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管理服务“面对面”。每位责任民警向校车车主发放联系卡并密切联络。每天上门排查,定时打电话,随时帮助车主解决在运营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加强校车驾驶人和安全监督教师的交通安全教育,联合教育主管部门与全县有校车的幼儿园、校车车主、校车驾驶人、安全监督教师层层签定《校车道路交通安全责任状》,提高他们的安全责任意识。
将民警与校车“捆绑”、监管与整改“捆绑”、管理与服务“捆绑”,捆出了安全、绑出了效益。去年以来,新邵县校车运行保持零事故,做到了孩子开心、家长舒心、学校安心、社会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