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车安全已为各界关注焦点。继《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草案)》获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新版校车强制性新国标5月1日起实施后,工业和信息化部昨日又在其官网上公布了《专用校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征求意见稿),加强校车准入管理。
“准入门槛太低”
此番《征求意见稿》在企业资质、研发生产能力、品质保障能力、产品的营销和售后服务能力等六个方面,提出了33个准入要求。其中有一条要求,申请企业前三年的客车(含底盘)产销量累计不低于3000辆,或者大中型客车(含底盘)产销量累计不低于1000辆。
根据《征求意见稿》,专用校车生产企业的生产资质有效期为三年,需延续生产资质的企业应在有效期届满前六个月提出申请。现有的校车生产企业则要在此规则施行之日起1年内,向工信部提出准入申请并通过考核,逾期未提出准入申请或者准入考核不及格的企业,工信部将撤销其专用校车产品。
上汽大通相关负责人称,《准入规则》的设立势必将对目前国内的校车生产行业产生较大的影响,根据当前校车市场暴露的质量问题判断,准入管理规则当中对产品的生产能力、产品的一致性保证能力的要求,会对许多校车生产企业产生冲击。
不过,长安校车市场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则表示,新的准入管理规则在企业产能等方面的准入门槛有待提高,否则难以对行业起到优胜劣汰的整合作用。
大型校车生产商:
不会提高生产成本
宇通客车及上汽大通均表示,新的安全标准及准入规则不会提高公司成本。
专用校车安全国家标准包括《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和《专用校车学生座椅系统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两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与原标准相比,其在车身结构强度、碰撞防护结构、制动装置、司机视野、轮胎、安全带设置、应急逃生配置、座椅性能等方面的要求均有提升。
宇通汽车上海办事处的王姓负责人称,新国标中要求的急救箱、应急灯等项目都是宇通既有校车的选装模块,宇通校车只需要根据新规定调整原本结构,即可满足新国标,对生产成本不产生大的影响。
上汽大通称,由于上汽商用车一直以来对标欧美标准打造安全校车,并对暂时不符合国情的技术进行储备,在校车安全标准起草制定过程中,MAXUS大通是6米以下的轻客校车中率先拥有国家校车资质公告和通过校车翻滚试验的轻客校车,所以,MAXUS大通V80校车的生产成本并没有提高,新的国家安全标准的实施对上汽商用车的业绩影响并不大。
此外,根据工信部4月28日的公告,新的校车安全标准实施后,已有的校车产品要于2013年6月1日前根据新标准完成产品更改。长安校车相关人士称,长达13个月的过渡期,将降低新标准对老产品的销售影响。
校车市场大蛋糕
事实上,企业眼下普遍看好校车市场。近期频频有消息称,美国第二大校车企业蓝鸟、美国最大的校车制造商纳威司达等国际企业纷纷对外表示,看好中国校车市场,并希望尽快将校车产品引入中国。其中,纳威司达锁定江淮汽车,蓝鸟则获得宗申抛出的绣球。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路透社援引宗申产业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长(CEO)左宗申的话说,预计最早今年上半年可以完成对美国蓝鸟校车价值2.5亿美元的收购,并初步计划在重庆建设一个年产5万辆的校车制造厂。
上汽大通相关负责人称,预计今后十年中国将拥有大概一百万辆规模的校车市场。而这一市场目前还不成熟,尚在培育期。上汽商用车目前校车的产能充足,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能有效供应全国各地校车采购。但在庞大的校车市场需求面前,在必要的时候,上汽商用车将不断扩张产能。
此前有报道称,2011年客车总销量为40万辆,而用于接送孩子们上下学的“校车”仅有285119辆,其中合格的仅29000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