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假期,有关“20万游客挤爆武大赏樱”的新闻被炒得沸沸扬扬,而4月1日开通的武深高铁,对这一盛况的出现功不可没。有数据显示,武深高铁开通当天,武汉站到达旅客就接近2万人次,许多香港、广东和湖南等地游客搭乘高铁直奔武汉赏樱花。
高铁的威力可见一斑。而今年铁路将新增通车里程6366公里,是2011年的3.2倍,成为史上新线投产最多的一年,其中有3500公里的高铁线路通车。届时,中国高铁“四纵”干线将全部贯通,武汉——宜昌、南京——杭州、合肥——蚌埠等多条区域性城际高铁也将在今年开通。
高铁扩张,对与之紧密关联的公路客运必然产生影响。但相比高铁建设之初,如今的客车企业淡定了许多。
影响评价由负转正
“对于高铁的开通,我们现在是乐观看待,总体作用是正向的。”大金龙相关人士童先生(化名)告诉记者,任何一项交通工具的发展,都会促进出行需求和意愿。他举例说,福厦高铁开通后,厦门当地的游客数量明显成倍增长。数据显示,去年“五一”假期首日,厦门火车站发送旅客较以往同期增长116.4%。
少林汽车市场部部长牛明波则认为,高铁经历了提速又降速,尤其是去年的温州动车事故,也会产生一些不确定因素。但对客车行业来说,高铁通车促进了整体出行量的提升,尤其现在国家公路建设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客流量持续增长。
“这部分增加的客流,尤其是旅游景点的客流量,公路客运分担的更多一些。”牛明波说:“高铁只是在远途客运上担当主力,但400公里左右的中长途客流量反而因此被带动起来。”
事实上,人口高度分散、较高的公路密度和较低的铁路密度,决定了中国陆路客运始终无法摆脱对公路的依赖。某客车企业负责人认为,高铁时代的铁路客运对公路客运的正面促进作用,短期看是因为高铁性价比较差,运行不稳定,价格敏感型和安全敏感型消费者选择再次回流公路客运。长期看,高铁客运的性价比必然提高,运行稳定性不断提升,带动全社会出行频次增加,为公路客运创造更多需求,这都有利于刺激新一轮的客车需求释放。
如今的客车行业已能看淡高铁的影响,不少人都认为高铁建设直接影响线路周边的客运企业,客车企业只是波及影响,不会受到太大冲击。“总体有利有弊,影响最大的是客户,客户再折射到企业。而且企业大小和规模不一,抗风险能力不一样,受到的影响也不尽相同。”苏州金龙相关人士刘刚(化名)这样说。
“具体到各企业,高铁主要对‘一通三龙’等以大中型客车为主的企业有一定冲击。中轻型客车为主的企业反倒规避了风险,享受高铁开通的利好。”某客车企业负责人如是说。
牛明波也表示,高铁建设对少林冲击较小。目前,少林主要集中在中轻型客车市场,随着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城乡客运的发展与国家“村村通”建设的发展保持一致。因此,高铁建设间接促进的城乡短途客运的活力,带动了中轻型客车的需求,促进了少林汽车的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