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去年,我们在市内四区试点运行了20辆‘大鼻子’校车。孩子坐校车网上可“监督” “学生坐我们的校车,上车、下车都需要打卡,护导员可以清楚了解孩子的情况。青岛的校车,已经实现了智能化和信息化,家长只要登录交运的网站,孩子在车上干什么,都能看到。
“大鼻子”校车数量有点少
“去年,我们在市内四区试点运行了20辆‘大鼻子’校车。”市人大代表、交运集团总经理刘永康介绍,目前在市内四区,交运集团共有 20辆“大鼻子”校车在运行,路线有 19条,运行学校涵盖市南、市北、四方和李沧,部分热点学校校车路线较多,如江苏路小学开通8条线路、大学路小学开通4条线路,第二实验初中开通5条线路。
“今年,市政府很重视校车问题,并且写进了政府报告里,就在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的第九条。”刘永康所说的第九条,是“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在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上奋力突破”部分,其中提到“加大专用校车配置力度,建立专用校车政府补贴制度。”
“一辆‘大鼻子’校车得花40万元,如果没有政府补贴,单靠企业的力量,不可能做大规模。”刘永康说,在青岛市政府的这一规定出台前,集团不可能大规模购进标准校车并且运行,但是有了政府补贴的这一政策,交运集团就可以将专用校车做大,做成全国知名的品牌。
孩子坐校车网上可“监督”
“学生坐我们的校车,上车、下车都需要打卡,护导员可以清楚了解孩子的情况。”刘永康表示,青岛的标准校车,每辆车除了驾驶员外,还配备了护导员,这些护导员都是精挑细选、严格培训的,堪称陆地上的空乘。如果送孩子时,家长有特殊原因没来接,护导员还要把孩子带到单位去。
青岛的校车,已经实现了智能化和信息化,家长只要登录交运的网站,孩子在车上干什么,都能看到。
“校车不仅要承担接送学生的任务,我们还要把校车打造成流动的课堂 。”刘永康说,现在江苏路小学和大学路小学几条路线的校车上,布置着文化看板,过年过节都会有传统文化的内容,学生们坐在车里就学习了,而且,车上的收音机、电视,也会有选择性地播放对学生有益的节目。此外,校车上还准备了橡皮、铅笔、创可贴、晕车药、感冒药等。
今年再添600辆标准校车
“现在,180辆标准校车正在制造阶段,到4月下旬就可以正式投入使用了。”据刘永康介绍,此次将要运行的180辆标准校车中,大鼻子、中鼻子、小鼻子都有,大鼻子校车长10米,中鼻子校车长8米,小鼻子校车长7米半,不同鼻子的校车,适合不同道路情况。
“这批校车,学生坐起来更舒服。”有了去年20辆大鼻子校车试点的经验 ,今年再定新校车时,交运集团将校车内部设置给改了改,比如10米的大鼻子校车,去年试点的20辆是51个座位,有的学生觉得有些挤,因为有些高年级的学生,个子已经很高了,座位空间小,坐着不舒服,今年定的大鼻子校车,则都改成了46个座位,即使个子高的学生坐上去,也会很舒服。
据悉 ,今年首批180辆标准校车,将主要补充到平度、莱西、胶州三个市,目前,这三个市的校车发展相对薄弱,新校车到位后,三市学生上学、放学的交通问题,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到5月下旬,第二批标准校车也将上路,数量也是180辆。到9月份新学期开学,会再添置200多辆新校车,今年新校车的数量会有600辆左右,新校车将主要补充五市三区,市内四区也会根据学校需求情况,适当补充。“有的区市目前在自营部分的校车,今年也准备交给交运集团。”刘永康说,今年,交运集团会运行约800辆校车,“有的区市当年购买的校车,按照现在的校车标准,已经不是很标准了,只能用于接送中学生,幼儿园和小学的学生,必须用标准校车。”
刘永康告诉记者,青岛市四年前就开始调研校车问题,并且也有了相关的调研报告,但是因为费用、安全、管理等各方面的原因,校车推行一直阻力重重。刘永康认为,校车推行困难,很大的问题在于让搞教育的人来做交通,那并非他们的专业 ,校车要正常运行,就要政府主导,由专业的队伍来具体运行。
“如果要完全满足青岛学生的上学、放学需求,大概需要5000辆校车。”刘永康说,青岛校车的发展和完善,还需要一段挺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