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昨天,本报针对全国两会启动的“捎句话儿给总理”活动一经推出,962000新闻热线就被读者打热了起来,大家比较关注教育公平、校车安全、社会管理创新等民生话题。
本报“捎句话儿给总理”引关注,有读者建议——
让校车和救护车一样享特权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高考移民?就因为各地的政策不一样。”“应当让校车享有特权,跟救护车一样的特权。”“工资涨幅跟不上物价涨幅,能不能给我们涨涨工资?”昨天,本报针对全国两会启动的“捎句话儿给总理”活动一经推出,962000新闻热线就被读者打热了起来,大家比较关注教育公平、校车安全、社会管理创新等民生话题。
“老驾驶员都知道开车要‘礼让三先’,现在能做到这一点的驾驶员越来越少了。”淮北读者武先生提出能否给“礼让三先”立个法,让新老驾驶员都能做到先慢、先让、先停,安全文明驾驶。
“我们开车的时候,听到警笛声都会自动靠边,因为知道后面有救护车或者消防车,都会让他们先走。这些车都是去救命的呀,当然要让他们先走啊!”武先生是一位老驾驶员,他对于新闻中出现过的“救护车被堵在路上”等一些现象十分不理解。“这是一个驾驶员的基本素质问题,执行任务的特殊车辆享有特权,大家要能理解并支持。”
武先生认为,救护车等特殊车辆应该特别对待,“应当在交通法规中进一步明确规定,对于执行任务的救护车、消防车和警车,当他们拉响警报的时候,其他车辆必须为他们提供通道,确保他们畅行。这不是一般的通道,而是生命通道。”他还特别提出,有些国家还规定校车享有特权,“我们国家要确保校车安全,在多配备校车的同时也应当给予校车特权,跟救护车一样的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