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企业新闻 >> 新闻正文
海格客车站起来,为中国客车喝彩!
文章来源: 中国客车信息网 编辑部 发布日期: 2012年12月6日
分享按钮

    2012,本为“末日”,今年的车展还是那么人潮涌动,生生不息。继4月底至五一假期结束的北京国际车展之后,11月的序幕拉开,年度压轴大戏——广州车展正式登场。

    跟北京车展不一样的是,没有了温带季风气候春夏之际的烈日和狂风,有的是南方细小的阴雨和听不懂的粤语遍地。这次也取消了室外场馆,无论商用车、零配件的展览都带到了馆内。

    这是一次盛大的车展,乘用车就占据了5个馆的上下两层,房车系列三个馆,商用车和零配件占了两个馆的上下层。有爱好者看了一天还觉得不过瘾。

    我们从西边的1.1馆开始,走到5.1馆,它们是“连体”的,不需要进门出门就可以直接通达。一辆辆崭新的乘用车安放在展馆里,在精心布置的灯光、布景下,像极了童话中不可接近的梦幻。从开展到闭幕,每一天都是人满为患,参观者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涌来,为了一睹盛会上的华姿。摄影爱好者左拍右拍前拍后拍,坐进驾驶室体验手感,有意向购车的在仔细询问价格参数,还有“纯打酱油”的过来凑个热闹。

    据笔者亲眼所见,7.1馆内的斯堪尼亚海格豪华房车虽位置偏,但气场毫不逊色。标价为988万的红色标牌放在车前,让参观者啧啧惊叹不已。参展商很聪明,在高高的前挡风玻璃前边架设了便于拍照的平台,想要一窥豪华房车全貌的就得排队上台拍摄。不仅如此,参展商还提供了免费参观豪华房车内部构造的机会,就连这一机会都需要至少排队二十分钟才能得到。一次只上四个人,下来之后才能换第二批。几乎每个人在登车之后都大呼过瘾,照相机卡擦响个不停……

海格房车多功能餐厅区

    与此同时,被一条马路所隔开的9.1、10.1馆内则人数不多,完全不能跟前几个大馆相提并论。参观这两个馆不需要购买门票,只需登记成为“专业观众”或凭参展商证即可入内。

    看着客卡车参展商们精心准备的车辆静静地停在那里,不由得心酸起来。

    站起来,为中国客车喝彩!

    12层的邻居张先生刚搬来,我们小区离他上班的地方远了一些,过了几星期他便开始考虑买车,“以车代步”。

    前几日跟他聊天,作为力挺“中国品牌”的他显得有些困惑,无论是朋友推荐还是网络信息查询,几款国外品牌的车都遥遥领先,本土企业似乎发力不大。不过笔者坏笑着告诉他,要是他是一名客车司机(拥有A1照),事情就简单多了——买一辆客车,必须是国产牌!

    品牌意识,连同最近由苹果和三星打官司引起大众关注的科技知识产权意识,国内企业的起步大多比较晚,并且我们也不能忽略我国汽车制造业整体发展晚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事实。于是乎,欧美、日本的汽车品牌大举进攻国内市场,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日益走进寻常百姓家。

    我们应该看到,在“洋品牌”的光环之下,我国民族汽车工业并没有止步。奇瑞、吉利、红旗……他们是领路人,他们是先行者,他们为了中国品牌的崛起而努力。

    在奥迪、宝马、奔驰、大众等国际品牌充斥国内市场的同时,短期内,我国乘用车市场可能依旧是以它们为主。不过不要失望,在商用车领域(尤其是客车领域),前几名的都是十足的“made in China”。

    车展 一直在进步

    本届车展组办方——中国贸促会汽车分会与上海BAAV亚洲客车博览会组办方联合,共同举行商用车展客车分展会,但记者注意到,此次前来参展的大腕级客车制造商只有宇通、苏州金龙海格客车与厦门金龙旅行车,以及广州云山客车、江苏常隆、东风特汽等企业。

    纵观此次商用车客车分展会,校车第一回大规模集体亮相,成为广州车展的一道特殊风景线。

    宇通、海格客车各派三员校车“大将”,分列9.1馆大门口主干道左右,“两军”对垒而视,颇有气派。看得出这次企业都花大力气,现场大屏幕播放宣传片,将“安全”放到了首位。宇通和海格在第二天的BAAV校车评选颁奖典礼上分别斩获四项大奖,评委们切实肯定了我国校车的制造水平。

广州车展现场的海格智慧校车

    笔者在参展时从1号门出小车馆想去商用车板块看看,在下电梯时刚巧碰上保安对前来观展的观众说“B区(商用车馆)不要进,里面都是零部件,没啥好看的,这边(A区)的车好……”。如果都按这个解释法,难怪很多本可以去商用车馆参观的观众直奔向乘用车方向了。但,无论人多人少,各大商用车展商们都坚持到了第三天下午的最后一刻。

    在展台搭建和营销模式上,他们也纷纷向乘用车标准看齐:宽大的展台、LED多媒体播放、眩光特效、富有亲和力的人偶,海格更是打出车展三天内购车可享受800抵价8000元款项的优惠,他们用实际行动表明:我们一直在进步!

    骄傲 用实力做基础

    放眼望去,保守估计我国95%的城乡道路上跑的都是国产品牌的客车。很多人不熟知它们的logo,但那些奔跑的客车屁股上的“宇通客车”“苏州金龙”“安凯客车”“青年客车”等字样宣告了它们纯正的本土血统。

    侧身回首,从1928年第一辆国产客车诞生至今,几十年来中国客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新中国成立前到初期,我国客车产业主要以国外卡车底盘改装部分客车;甚至到改革开放前仍大量采用国产卡车底盘生产客车。改革开放后,我国客车产业开始逐渐转变,“统型”设计研发的客车专用底盘为提升客车设计水平打下了基础。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外先进车型和技术的引进,使中国客车技术与质量整体水平大为提高;而各类具体标准的实施也让高等级客车悬架从板簧非独立跨越到气囊独立式,制动器从鼓式发展到盘式并附加ABS、缓速器、中国客车技术更加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近年来,中国客车工业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和全球客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同时,还批量走出国门。可喜的是,现在各大龙头企业比拼的已经不局限于亚非拉美等第三世界国家,厦门金龙批量出口欧洲,安凯大红色双层巴士服务2012伦敦奥运会,海格与斯堪尼亚携手打造高端“统领”享誉全球,宇通海外拓展战略稳步推行,这一切都代表着中国客车业的坚守与发展,都彰显着中国客车人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

    以“整车电泳”为例,金旅、宇通、海格走在前列。2008年,金旅率先打造“整车阴极电泳”工艺;宇通不甘落后,定义“行业标准”;海格更进一步,2010年,在蛰伏许久之后,采用最先进的工艺,提出“整车电泳之16道严密工序”。层层递进,永不止步。

海格电泳

    从越来越多成功斩获的国际大单中,从不断传回的国外客户的夸赞声中,从对校车竖起大拇指的专业评委那儿,中国客车获得的是自信,更是技术实力的证实。

    未来 掌声响起来

    在空铁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客车业的未来在哪里?是低端化、亲民化,还是与其他几类交通方式相结合,共同打造方便居民出行的快线,还是?

    以“三龙一通”为首的客车业没有让我们失望:

    为了适应我国高速公路快速发展,它们开发出众多长途客车、旅游观光客车;为关注城市民生和节能环保,让公交车上档次、上水平,多种款型的公交车已走进我们的生活,如低地板、低入口公交车,BRT公交,新能源和LNG公交车等;还有为满足大型机场和接驳使用的机场摆渡车和机场巴士;为“三农”服务,实现“村村通”而开发的城乡客车……

海格BRT

    中国客车用飞速的发展书写下道路运输业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位海格客车技术部门的工程师告诉记者,在海格,技术人员是最忙的,加班是经常的事。客户习惯于点单,需求也多样化,他们就得一次次在合理范围内调整各种参数,即要保证车辆配置达到最佳状态,又要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经过多少等待,告诉自己要忍耐。掌声响起来,我心更明白,你的爱将与我同在。”中国客车用自己的实力站在广州车展的舞台上,虽属“小众”行业,但也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中国客车,希望您为它的发展而鼓掌、呐喊!

(值班编辑:)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