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发布的《广东省电动汽车发展行动计划》纲要中,广东省明确提出,2015年之前要初步建立适应电动汽车发展要求的配套设施网络、形成电动汽车地方性标准规范,实现电动汽车在城市公交系统的规模应用,电动轿车开始走入家庭,并形成20万辆以上电动汽车综合生产能力,争取汽车销售量占新车销售总量的3%-5%,产量占汽车总产量的5%左右。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珠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尽快形成。
为了加快本省新能源汽车项目的发展,广东省发改委日前发出“关于组织申报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新能源汽车项目的通知”,动员广东省内各地申报可获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广东省明确,在2011年共安排3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省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实际上,这已是近一年来,广东省鼓励各地积极申报可获财政支持的新能源汽车项目的第二次“动员”。去年12月底,广东省发改委发出组织申报 2011年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的通知,并明确指出,广东省在2011年安排3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省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年底,对于各地“入围”的新能源汽车项目,省发改委都有项目自身投资规模上的要求,比如说项目总投资不得低于5000万元,申报单位自筹资金不低于总投资的50%。但到今年8月中旬的第二次“动员”时,有关“入围”新能源汽车项目本身的资金投资规模要求已经略去。“要求上的变化可能是为了降低入围项目的门槛!”可以想见的是,更多民营企业将有机会入围广东的新能源汽车“振兴大业”。那么,广大整车企业都准备好了吗?
入围项目:
珠海银通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纯电动客车
广东省副省长宋海曾表示,珠海银通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同时生产磷酸铁锂电池、钛酸锂电池的企业,2010年初,首批银通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成功下线,标志着世界新能源产业化基地在珠海初步形成。
珠海银通新能源有限公司是由银通集团发起成立,作为一家从房地产行业转型而来的高新技术企业,珠海银通可谓“财大气粗”。为了尽快赶上国内新能源客车同行,银通集团投入超过50亿元人民币,以打造总占地面积达26万平方米的银通新能源产业园。一期工程总投资9亿元人民币,于2010年8月10日正式投产,年产能1亿安时电池。据介绍,银通公司在珠海金湾三灶间建设银通新能源产业园,产业园由锂电池生产基地、新能源研究院、新能源客车总装、新能源汽车电控和动力总成系统、储能电站、电动无人直升机等几大主要板块构成。设计产能为10亿安时动力、储能锂离子电池、5万辆新能源大巴、5万辆电动出租车、10万台公务车、30万辆家用车和50万套电动车动力总成,年产值将达到1500亿。这里正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新能源产业化重要基地。
广汽传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传祺”轿车是广汽集团第一个自主品牌轿车,据了解,目前广汽在“传祺”基础上正在研发“传祺”混合动力型轿车,项目代号为“AE”。AE项目应该算“中混”轿车,在“传祺”的RMT+1.8L车型配置基础上进行研发,该项目预计分为四种配置方案。
本款混合动力轿车有两驱和四驱两种驱动方式,四驱配置轿车在冰面、沙石或者比较光滑路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国内市场上销售的拥有四轮驱动的轿车,大部分都是原装进口型轿车,因此该配置混合动力轿车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由于近两年来增程式电动车方案更受青睐,广汽集团也将传祺第一款新能源车型的下线时间进行了延后,以开发符合国际潮流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据电动车时代网最新获得的消息,广汽传祺“AE”项目预计于2011年11月进行SOP(小批量生产)。
热门项目(有望第二批入围):
国内卡车巨头福田汽车中山新能源汽车生产项目
5月21日,福田汽车与广东省发改委、中山市政府、广东电网公司以及中信国安盟固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广东(中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福田汽车拟在中山火炬开发区投资12亿元,建设新能源专用车及其零部件的生产项目。
根据协议,福田汽车将在中山火炬开发区投资12亿元,建设新能源专用车及其零部件的生产项目,建成后将形成2万辆新能源专用车生产产能。
福田汽车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系列最全、应用范围最广、投入运营数量最多的整车制造商,将全力支持广东省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在广东省的本地化生产。福田汽车已计划在原有佛山南海汽车厂的基础上,扩建新能源客车整车及其零部件生产项目,并规划在广东省建设电动环卫车、邮政车等专用车及其零部件的生产项目。预计项目达成后,福田汽车将在广东省形成年产200亿元左右的销售额,并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东风日产自主品牌启辰电动汽车
东风日产总裁戈恩日前明确表示:“除非获得政府补贴,否则聆风决不可能在中国获得成功。”东风日产将会将会通过自主品牌的方式生产启辰电动车。这意味着此前规划的进口并最终国产日产聆风的计划被叫停。由于进口电动汽车享受不到中国政府的补贴激励,未来日产的电动车战略重任就只能落在自主品牌—— 启辰的肩上了。
关于启辰品牌的规划,东风汽车的中期计划里提到,2015年之前启辰品牌将投放5款车型,其中包括纯电动车,届时将达到年产销30万辆的规模。广州市领导日前也在积极呼吁,希望日产将启辰电动汽车的生产基地放在广州。
除了这些汽车巨头外,深圳比亚迪、五洲龙都已经推出了相当数量的新能源车型,因此可以料想不会出现在这一扶持名录中。而“珠三角地区”最成功的低速电动车企业——陆地方舟,则仍有希望入围政府扶持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