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动态信息 >> 新闻正文
民生幸福 宇通开启中国专用校车元年
文章来源: 中国客车信息网 发布日期: 2011年6月30日
分享按钮

  6月29日,被列入拉萨市十二大民生工程之一的首批宇通专用校车启用仪式在拉萨举行。拉萨市共投入1372.7万元,将有53辆校车从此往返拉萨所属七县一区的小学,安全接送学生上下学。

  2011年中国校车的开启年

  校车这个让人心怀憧憬,又略带距离的词汇,如今正挟带着“民生幸福”的使命,向我们驶来。

  经济发展到底为了什么?这一问号在今年北京的“两会”中被打开:“告别GDP崇拜,缔造幸福中国。”如此清晰,而明确地政治导向,让之前还是星星之火的校车,在各地政府付诸实践的承诺中,渐渐燎原。

  广东、浙江、江苏、山东、辽宁、湖南……具有“黄色特权”校车走入学校的消息频频传来,就连甘肃这样的经济落后省份,也出现了专用校车。不仅如此,近日,被列入拉萨市十二大民生工程之一的首批宇通专用校车启用仪式在拉萨举行。卡车头+公交车身,不仅外形酷似美国校车,标准完全按照专业校车制造,可谓西藏最牛的校车。

  具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在很多人头脑中,既是带有东方神秘色彩朦胧的“香格里拉”,又因其解放前的农奴制社会,给人以野蛮残酷黑暗落后的印象。更兼其世界最高海拔独有的地理特征,使很多人在这一市场前,面对空气稀薄、气温低,路况复杂,交通不便的情况忘而却步。

  正因如此,开辟西藏市场需要一种勇气,一种责任和真金不怕火炼的产品,事关儿童安全的校车尤其如此。宇通校车在世界屋脊的登顶,使中国的校车由此,从平原到高原,从沿海到内陆腹地,从经济发达到欠发达地区,从城市到农村……无不留下车轮滚滚的印记。

  观察家称,目前中国有9000万名学生需要乘坐校车,专业校车的市场容量将超过100万辆,每年的更新规模也将达到10万至15万辆。今年,在中央和地方达成民生引擎牵引中国发展的共识下,校车这一事关孩子成长和安全,被亿万家长所关注的事物,将促使中国的校车启动。从目前校车燎原的势头上看,应该说,2011年将是中国校车的元年。

  孩子是老百姓最大的幸福

  从今年年初开始,“幸福”一词就郑重地挂在各级主政官员的嘴边,“让人民幸福”成为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比GDP增速、固定投资增长等经济指标更重要的施政目标,“幸福武汉”“幸福沈阳”“幸福广东”“幸福山东”……“幸福”概念广泛见诸媒体和网络。

  此后,在北京春天里召开的“两会”更是释放一个强烈的信号,“民生”将成为中国新一轮发展、“十二五”开局的重中之重。

  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对以民生为核心的社会发展认识存在偏差。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的,不是消费和内需,而是巨额的投资和天量的出口。经济增长暴露出的结构性问题,投射在民生上,就集中出现了住房难、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等一系列事关民生的难题。

  民生无小事,民生事关百姓福祉。民生难题的日益凸显,也开始影响到中国社会和谐与稳定,影响到了社会是否能健康地运行和发展。

  这时候,事关民生问题解决与否最直接的询问就是:你幸福吗?

  对于民生的幸福感,国家显然是认真的。2011财政预算前10项8项聚焦民生,排在第一位的是教育。教育的总开支在2011年财政的预算总的开支的安排是14000多亿,比去年增加了14%。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一个国家对孩子的态度,也是对这个国家未来的态度,是文明程度的标志。。在中国一脉单传的孩子,就是全家人心中的太阳。孩子的安全是全家人最大的事情。安全在先,教育在后。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家长接送孩子上下学,其中的道理不言而喻。中央台的白岩松在讨论校车的问题时就说:“什么叫尊严,什么叫幸福,什么叫民心,你如果要说省省盖楼的钱,从嘴里省省钱,能给自己的地方开出了质量可靠的校车,所有的家长,爷爷奶奶都会夸你好。我觉得这才是民心。”

  在美国多个州的《驾驶员手册》上,红色大号字体写着:“孩子的生命安全超过一切最有价值的财富!” 反观中国,据公安部2009年数据,每年有超过1.8万名14岁以下儿童死于道路交通事故,儿童因交通事故的死亡率是欧洲的2.5倍、美国的2.6倍。而这一财富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差异产生在何处?中国投资学会副会长刘慧勇认为,主要是解决认识问题,要认识教育的重要性,要把开校车看成是义务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现在我们看成是可以缺少的内容,所以就差在这里了。现在我们谈教育、谈医疗等等,设想非常大,但如何才能找到具体的抓手?如果能让很多的乡村,率先开出由政府投资、市场运营的校车,真的会让一个又一个家庭觉得,这个改革真好。因为老百姓分享到了利益,它非常非常具体。我觉得,有的县在尝试着免费医疗,作为试点当然可以。但这句话即使得罪人也要说,它在全国几乎是无法推广的。但是免费的校车或者是很廉价很低廉的校车,却是完全可以推广的,因为它对财力的要求没有像免费医疗那么大,所以这件事为什么不做呢?孩子的成长是一生的开始,他从一开始就可以使自己处在一个更安全、更健康、更温暖的环境当中,而每一个家庭的父母都可以被解放出来,社会的经济又可以运作起来。

  走安全校车之路

  校车反映民心,最典型的案例就发生在一个多月前。浙江德清县政府2000万买79辆宇通“美式校车”引来一片叫好声。该新闻图片在微博引来近万次转发和两千多条评论。中央电视台《新闻1+1》当即予以评论。评论员白岩松认为:“过去考验中国的事情是如何挣钱,改革的头30年,GDP达到世界第二,接下来的这30年考验的是如何花钱。德清作为先富裕起来的地方敢于拿这么多的钱往孩子身上砸,去买这种安全的校车,我觉得是一个有远见的做法。

  实际上,在今年的地方“两会”和北京“两会中,不少代表委员就纷纷对校车建言。宇通集团总裁汤玉祥,今年提交的正是《关于大力推广使用专用校车的建议》。他在建议中提到,由于“黑校车”的广泛存在,近年来接送学生车辆交通事故频发,同时家长接送学生上下学负担沉重,学校周边交通拥堵日益严重。这些社会不和谐因素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大力建设民心工程、民生工程的效果,严重威胁着和谐社会的构建。

  “作为客车行业领军企业,借两会提校车推广建议,希望能够引起政府以及社会对校车规范化的重视。”汤玉祥言辞恳切。

  解放家长,让城市孩子的家长安心放弃上下学接送,让外出打工的父母更放心。在国家颁布《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一周年之际,这样的民生呼声越来越高。也正基于此,校车这个在几年前还摆不到政府议事日程上来的事物,现在正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地政府的案头。

  以宇通为例,除西藏、德清外,其专业校车还在郑州、庆阳、西安、威海、张家港等地,由当地政府牵头进行运营的有益尝试。

  2006年,胡锦涛主席在耶鲁大学演说时明确提出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与幸福指数”,将公民的幸福感列入中国政府的责任单。而当年的“两会”温家宝总理也是将民生作为政府工作报告的“重中之中”。

  有着社会责任感的宇通,此时已敏锐地嗅到校车将因为民生被关注。2007年3月,上海客车展上,中国第一辆校车出现在展台上。这辆由宇通制造的校车,吸引了记者和参观者,也引来了教育部官员的关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学校管理处的俞伟跃处长其时评价:“宇通客车作为一个企业,能够主动担负起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在众多客车企业中第一个研发出这样一款全方位保护少年儿童安全的客车产品,我感到十分欣慰。”

  其实,宇通率先引领中国校车的潮流,并在中国校车启动的元年,已在全国大面积的范围内获得社会的认可。一是坚持一切从安全出发的校车造车理念,二是与地方政府一起探讨和摸索社会化校车安全利益运营模式,三是在不少城市开展校车嘉年华活活动,以其引起学校和社会对校车的重视。

  而宇通坚持推广美式校车,不仅是因其长鼻子在撞击时可起到缓冲作用,更大的原因,是其要按美国校车的标准造中国的校车。

  中国校车启动的元年,让家长们看到了新的希望。但怎样让专业校车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安全保证”?安全校车之路,一路探索,一路前行。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