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能源公交车更换到城市“大公交”,从20多年老汽车站的搬迁到力争打造二级车站标准,近几年,泰安市交通局整合交通资源建立运输枢纽,勾勒出泰安市大交通的整体框架。
泰安打造“一绕三横九射九纵”构建的1小时生活圈以及“一二三客货场站建设”的规划蓝图正逐步清晰。
“一二三客货场站建设”是指在泰安全面建成一个客运中心站(把泰安老汽车站改扩建成全省一流的现代化中心示范车站)、两个客货兼营站(在小井转盘泰莱路入口处建设东部客货综合场站、在光彩大市场建设西部客货综合场站)、三个大型货运场站(泰山国际保税物流中心、京沪高速公路泰安南出口处的二运公司货运场站、泮河大街与泰良路交叉口处的南关货运场站)。
公交:油电混和新能源
18日,在东岳大街一个公交车停车点,十几辆干净整洁的大公交车陆续驶出发车点。近年来,尤其是2010年,泰安引进了油电混合新能源公交车,泰安成为继济南、聊城之后山东省内第三个大规模示范运营新能源公交的城市,去年12月25日,泰安市举行首批20辆新能源空调车也正式投入运营。
不断更新的公交车不仅改善了市民出行环境,泰安作为旅游城市的整体形象也提升了。除了更换新车型,2010年,泰安市委、市政府组建了交通运输局,将城市公交归口交通运输部门统一管理,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职能调整,进一步整合城乡运输资源,优化运输线路布局,推动城乡客运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市公交公司正式移交后,全面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大公交”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公共交通的供给能力、通达深度、通行效率和服务品质。
泰安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邢长彦称,构建“大公交”,主要是做好“三个统筹”。即统筹安排公交站点、线路、运力、换乘枢纽等设施,有效配置和利用交通资源;统筹考虑各种交通方式、换乘枢纽配置以及与对外交通的衔接,尽快形成城乡交通资源相互衔接、方便快捷的客运网络;统筹城市公交与班线客运发展,建立健全城乡客运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
目前,按照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统筹城乡交通运输资源的要求,正在组织对全市公交发展规划重新进行修订完善和报审。
客运:车型线路全线升级
18日,位于泰山大街东首的泰山汽车站,整体搬迁的泰山汽车站(四海汽车站)已经投入运营半年多了。在宽敞明亮的候车室内,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候车室东侧有4个窗口正在售票,一些乘客正坐在候车室的座椅上休息。西侧有7个检票口,每个检票口都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引导乘客检票上车,不同的线路分别在不同的检票口进入乘车,检票口上方的电子显示屏上不断滚动播出着该检票口对应的路线,几十辆客车正有秩序地停在规定车位等待发车……泰山汽车站正有条不紊地运行着。
以前汽车站只有4个售票口,客流量大的时候乘客经常要排队买票,现在的售票窗口增加了一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原来的车站也没有设置专门的检票口,都是乘客购票上车检票,候车室也只有20多个座位,而现在有60多个。虽然是三级车站,但全部是按照二级车站的标准建设的。
距离泰山汽车站不远的泰安汽车站,客运班线覆盖全省17地市和泰安各县市区,是泰安市客运量最大的汽车站,也是山东省重要的交通客运枢纽。
泰安汽车站原来只有4个售票窗口、5个检票口,现在售票窗口13个,检票口20个,是集省际、省内、城乡和普通、高速专线为一体,为旅客提供“食、住、行、游、购”一条龙服务的一级客运站。泰安汽车站原来只有部分省市线路,现在班车直达北京、天津、上海和江苏、河南、河北、山西等省市,由原来200多个班次增加到现在的700个多个班次。
除了班次和线路增多,我们的硬件设施也有所转换,运行的车型之前都是依维柯、老中通,现在基本都是大宇、现代、金龙、尼奥普兰、宇通,乘客出行可以享受到更舒适的乘车环境。
随着车型线路的升级,泰安汽车站的日发送量也与日俱增,由之前的日均发送3000人次到现在日均发送旅客1万余人次,高峰时达到2.3万人次。
硬件设计的改善促使服务等软环境的优化升级,泰安汽车站成立了红叶服务班,导乘导游员现场服务;开通爱心绿色通道购票乘车,在重点旅客候车区等候,体验贵宾式服务;实行了客服热线订票或登陆车站网站订票,还可以送票上门服务。
整合资源建设枢纽
为从根本上解决运输点多、规模小、秩序混乱等问题,加快泰安交运集团与一运公司整合,泰安老汽车站的改扩建工程列入泰安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随着泰安东站、泰安西站两个客货兼营站的全面启用,一个以市区为中心的客货运输站场枢纽,沿京台、京沪、青兰公路形成3条呈“大”字形的客货运输通道初现规模。
目前,泰安东站、泰安西站主体工程全部完成并开始运营;南关货运站、运通物流中心和小井物流中心已完成一期工程,并投入运营,有效解决了货运车辆占道经营问题。
对城乡客运业发展提出“班线客运与城市公交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根据国家和省管理职能调整到位,城市公交纳入交通职能部门管理,泰安市将逐步实现农村客运公司化经营、公交化运营,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将促进泰安城乡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