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动态信息 >> 新闻正文
新能源汽车:常州“加速度”
文章来源: 中国客车信息网 发布日期: 2011年10月25日
分享按钮

  本月,20千伏凤林路充电站——常州市面向社会的首座电动汽车充电配套项目启动试运行,它将为武进高新区首批投运的50辆电动大巴“保驾护航”。

  不久前,常州高新区出台《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其中,新能源车辆专题产业园将重点加快新能源汽车整车领军企业、动力电池、关键零部件企业集聚,力争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与此同时,常州正在积极向上争取,成为全国微型纯电动车试点城市之一。

  在发展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的抢跑赛中,常州正在发力。

  两大平台“轰响引擎”

  深秋时节,略显冷意。而位于科教城的常州黄海麦科卡纯电动汽车中试与示范基地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中,这个规划面积446亩、总投资10亿元的工厂年底前将完成土建,明年10月试生产。

  “这里将形成年销售6万辆电动汽车的规模。”常州科教城管委会新兴产业部主任范军军表示。

  据了解,常州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有两大主要平台,一是位于科教城的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基地,二是位于常州高新区的新能源车辆产业园。

  其中,科教城建立了新能源电动汽车研究院,以常州清华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研究院为重点,江苏大学常州工程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常州研究院、常州阻燃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支撑,建成新能源电动汽车整车(包括关键部件)关键技术研发基地,同时建成了以常州黄海麦科卡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江苏益茂纯电动汽车有限公司为主的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孵化基地。科教城还完善了新能源电动汽车配套体系,重点支持城内常州诚欧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常州中科来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常州易控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与城外的江苏伊思达电池有限公司、常州华日升凯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市裕成富通电机有限公司、江苏安格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新能源电动汽车配套企业,形成以电池、电控、电机、整车轻量化等核心单元为依托的电动汽车产业链。

  高新区的新能源车辆产业园也在加速建设。目前已有常州黄海汽车有限公司、常州豪爵铃木摩托车有限公司等整车企业进驻,其中,纯电动豪华客车已在常州黄海汽车有限公司下线。同时,高新区拥有麦格纳动力总成、中日合资三菱士林电装品、中美合资大茂伟世通车灯、日本电装、常州东风汽车、台湾光阳摩托、高博能源材料、盛士达汽车空调等大量的汽车、摩托车零配件及整车制造企业,形成了拥有汽车车身设计制造、汽车电喷系统开发、柴油机涡轮增压开发、材料成型、电动汽车及混合动力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生产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为打造新能源车辆产业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园区规划到2012年将建成纯电动客车、低速微型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成组及相关产业链研发生产基地,形成年产10万辆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产业规模。

  公交和微型车“两头挤”

  根据相关发展规划,常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优先选择“公交大巴车”和“私人微型乘用车”,形成“两头挤”的电动汽车发展格局。发挥小型电动汽车的优势,大规模启动市场,逐步挤占中高档乘用车的市场空间,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奠定基础。

  出租车接近全天候运营,充电要求方便快捷,将采用电池组快速更换作为其能源补充的主要形式。在出租车主要服务区内设置充换电站,为其提供电池快速更换、快速充电及保养维护等服务。

  公务、商务车在单位内部停车场布置交流充电桩,闲置时段进行常规充电,也可在单位内部配置小型电池更换站,实现电能补充。运行期间,利用市区建设的充换电站进行应急快充、电池维护等。

  在单位、小区停车场内配建交流充电桩为私家车提供便利。市区建设的充换电站也能进行应急快充、电池维护等。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