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市场分析 >> 新闻正文
广州免费公交是一次乌托邦试验
文章来源: 侨报网 发布日期: 2011年1月20日
分享按钮

  为更好地体现亚运会东道主的形象,广州不久前实现了免费公交政策。但公共交通免费一周来,地铁一直超负荷运行,三级客流控制启动了144次,严重影响地铁正常安检和亚运安保工作,同时给民众上下班正常出行造成极大不便。

  公交免费,这是很富创意的公共政策试验。但好的政策未必带来好的结果。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州这样市场化程度高、人流量大的城市,免费公交政策不啻于在市场机制的平台上搭建背离市场原则的乌托邦系统,激发了市民无节制释放享用免费蛋糕的需求。

  有史以来,乌托邦的政策试验没有一个是成功的。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社会试验功亏一篑;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大跃进”也异化为“极左”的泡沫。

  政策设计者完美主义的愿望为何总带来完全相反的尴尬情景?究其根本,这并非一个复杂的政治经济学命题,而是很浅显的民生道理。消费能力的强弱、购买力的大小、财富的贫富,形成了一个有序的社会市场结构。这个结构也许并不完美,但相对稳定,建构在此基础上的市场行为才是现实的。对于其中的不完美,公共权力并非无可作为,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进行调节。譬如公交系统,可以通过公共投资完善公交系统,增加补贴降低票价,通过监管提高服务能力等。

  只要存在市场,公共政策奉送的免费蛋糕都会送不长久、分不均匀、带来紊乱、难以为继。所谓免费,只能存乎商家短暂有限的促销策略中。不过,那是一种市场噱头,充分利用市场的反作用力实现最大限度的利润。尽管如此,像一些超市搞的促销依然会带来拥堵、纠纷甚至安全事故。理性的消费者,一般是把这种免费促销当成“馊主意”。

  没有人怀疑广州免费公交的良善本意,但现实主义的市场经济永远不会兼容空想主义的乌托邦。社会中出现的不合时宜的空想主义乌托邦,其中除了政策的善意恐怕还有权力的莽撞。

  广州的免费公交试验,给市场经济的中国提供了宝贵的城市治理借鉴范本。公共政策的设计既要符合市场规律,也要考虑城市实际。更重要的是,哪怕是惠民政策,也要事前经过充分的民意酝酿和舆论的发酵。公共政策,一旦偏离“公”和“共”,植入超越现实的空想,政策效果就难以预料。

(值班编辑:王野)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