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市场分析 >> 新闻正文
新能源客车道路坎坷
文章来源: 中国客车信息网 发布日期: 2010年6月4日
分享按钮

    近日,中国公路协会客车分会理事长邹虎啸如表示,受制于新能源技术路线不成熟、市场环境不完善、行业标准不规范等因素,目前国内新能源客车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另一方面,与以前的直接的输血式的财政补贴相比,发展新能源公交,国家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将是规范和引导企业发展。

  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称,为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国家投入大量资金鼓励发展新能源公交,但从目前国内13个城市新能源公交试运行状况来看,实际运行效果很令人担忧,甚至有部分新能源客车现在只能停在停车场。在新能源公交实际运行过程中,电池组暴露出的问题尤为显著。一方面,电池组可靠性、使用寿命亟待改善,新能源公交比普通公交的使用成本要高出200万。另一方面,新能源公交配套充电设施来成本仍然较高,而且技术有待完善,充电的安全性有待提高。

  据了解,国内新能源客车产品关键零部件技术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动力电池的技术发展水平,无法满足一般整车至少使用8年的寿命要求,新能源客车成本中涉及动力电池新增成本无法在其使用周期内通过节能方式予以弥补,虽然有政府的初期投入补贴,但无法平衡在整车使用寿命周期内可能更换3次动力电池的成本投入,大大制约了运营单位购置新能源客车的积极性。

  同时,现阶段国内新能源客车开发,整车企业主要发展动力系统集成及整车控制技术,而其他核心关键技术的开发还主要依赖于科研院所及关键零部件商,如电机及控制技术、电池及能量管理技术等,由于关键零部件技术自成体系、各自为战,缺少规范的、可遵循的整车集成标准体系,难以发挥关键零部件的集成优势,导致在整车平顺性、乘坐舒适性等方面,国产混合动力系统技术与国外还存在很大差距。

(值班编辑:兰霞)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