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市场分析 >> 新闻正文
形式像走过场 助餐式客车展让企业没胃口
文章来源: 中国汽车报 发布日期: 2010年6月18日
分享按钮

    随着“第十届中国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以下称北京客车展)在北京展览馆落下帷幕,客车行业今年的三大展会全部结束。在参加了2010中国(天津)国际客车及零部件展览会(以下称天津客车展)、世界客车博览亚洲展览会(以下称上海客车展)和北京客车展后,客车企业有哪些收获,是行业人士都在思考的问题。很多客车企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如今的客车展更像自娱自乐,除了像走过场一样拿到那些奖项外,值得说的收获较少。

  现象一:招标走过场  企业被“绑架”

    三大客车展中,最先登场的是3月31日在天津国际展览中心开幕的天津客车展。该展览由中国城市公交协会和天津、杭州、济南等公交集团共同主办,得到全国11个城市公交公司支持.同期举办的还有第五届中国国际客车大赛及2010中国公交商务大会。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说,该展会俗称“城市车辆展”,今年从北京转移到天津并将时间提前,“是主办方不想与交通运输部展会贴身肉搏的缘故”。

    同往年一样,天津客车展的卖点仍然是公交车招标。浙江杭州、天津、山东济南、浙江宁波4个城市的1700多辆公交车招标,成为客车企业参展的最大诱因。“天津客车展能够吸引公交公司等终端用户,客车企业当然会参加。”一位主流客车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受此影响,参加展会的客车企业近30家、零部件企业近70家,有15家整车企业展出新能源客车。

    尽管有人认为这个展会有“绑架”客车企业之嫌,4个城市的招标“徒有虚名”,各企业介绍产品的说明会像走过场一样,但在三大展会中,天津客车展抓住了客车企业希望接触客户的心理,吸引的客车企业最多。

  现象二:西餐“食之无味”

    5月6日召开的上海客车展已经是第十届,主办方有世界客车联盟、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学会以及上海万耀企龙展览有限公司等。

    从在世界范围的影响来说,世界客车联盟是这几大展会中最吸引人的“金字招牌”。能够吸引国外客户参观,是这个展会的宣传点。前几年客车出口快速增长,主办方能够吸引海外采购团,让国内客车企业惊喜不已,客车生产企业对上海客车展趋之若鹜。

    从办展的时间来看,上海客车展可以说是“元老”级的展会,不过在办展形式上缺乏创新,对海外客户的邀请乏力,让它逐渐成为“鸡肋”。最近两届展会,主流客车企业缺席,让上海客车展有些尴尬,也让它成为受诟病最多的展会。

   一位客车专家指出:“冷静观察国内客车展会,从媒体关注度、行业影响力、企业参与度三项指标来讲,上海客车展没有突出的地方,定位于海外市场也许是它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今年,江西百路佳客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维向本报记者直言,上海客车展“很让人失望”,“来自中东、南美、澳洲等百路佳主要市场的客户不多,在展会上接触新客户的成功率也不高。”

    上海客车展主办方之一的上海万耀企龙展览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宇红说:“今年上海客车展的零部件板块招商非常好,特别是发动机板块,国内外发动机企业悉数到场。根据网上预登记的观众数量分析,配件的采购人数较往年有了大幅度提升。明年我们还会在零部件领域有更大的发展。”某参展整车企业的市场部人士对记者说:“在我看来,上海客车展不如叫上海客车零部件展,观看展会的大多是客车企业的专业人员,终端客户很少。”

    参加过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的某客车企业相关人士对上海客车展也很不满意。他说:“与广交会相比,上海客车展可以用惨淡形容。除了常有其他企业的技术人员仔细‘参观’之外,来展台参观的终端客户很少,近千元一平方米的参展费用,很不值。”

  现象三:评奖“凭票就可入场”

    5月26日开幕的北京客车展由交通运输部主办,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北京贸促会、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有限公司承办,为期三天。

    三大客车展中,北京客车展由于有交通运输部的政府背景,被很多客车企业寄予厚望。由于主办方掌握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的权力,客车企业纷纷报名参展,以示对主办方的支持。但从展会效果、客户数量、企业反馈情况等方面看,北京客车展并不成功。

    今年的北京客车展场面比较冷清,由于展场面积小,又有部分公路机械行业的企业参展,使展览的内容分散,参观的客户寥寥可数。在主办方组织的评奖中,部分客车企业直接放弃报名。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很多客车企业参加展会,希望接触更多客户,主办方应该把精力放在吸引客户上,有客户,客车企业自然愿意参加,而不应该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如何评奖、如何卖展位上。从评奖的结果看,只要报名就有奖已经成为企业心照不宣的事情,企业花几十万元不是为了几个奖项,而是为了将来能够把参展转化成直接的收益。

(值班编辑:兰霞)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