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6日,随着“第十届中国国际交通运输技术与设备展览会”在北京展览馆隆重开幕,国内外交通运输行业的目光齐聚京城,而与此同时,“沉淀草根文化携手巴迷还原中国公交史”大型公益系列活动也于当日正式启动,引起了整个城市公共交通领域的关注,来自全国各地的公交企业、行业专家、新闻媒体以及数十名巴迷代表纷纷到场,共同见证了此次大型公益活动的盛大启航。
此次“沉淀草根文化 携手巴迷还原中国公交史”大型公益系列活动是由北京卓越精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策划组织,杨立慧工作室创意而来,并得到了黄海客车的大力支持。活动共分四个阶段:启动仪式、还原历史、走进企业、成果展览,历时一年时间。
值得尊敬的草根文化
据主办方透露,谈及此次公交行业大型公益活动的创意,我们首先要从公交领域“草根文化”的理解谈起。社会学家、民俗学家艾君在“改革开放30周年解读”中对草根文化这样界定,“草根文化,属于一种在一定时期内由一些特殊的群体、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潮流现象”,健康的“草根文化”因为来自民间、来自大众、来自生活,显得更为真实,其表现出来的社会价值和对社会发展所具有的责任也尤为突出。而仔细揣摩中国客车的发展,有一个领域存在较为明显的“草根文化”特征,这个领域就是公交,而这种特征的表现正是来源于千千万万巴迷对公交无私的、默默的热爱与执著。
记者了解到,我国的巴迷数以万计,他们存在于全国各个城市,他们不分年龄、身份和职业,他们不为金钱、利益和地位,他们可以跑遍全城拍下每个时期、每条线路的公交车照片,他们可以把每个时期、每条线路的公交车折成一个个等比例的纸质移动车模,他们听说新型公交车要上路运行,便结伴到高速公路路口等待迎接新车进城,他们对公交的热爱与执著远超乎我们的想象,而就是这样的热爱与执著汇聚成一种力量,一种精神,也形成了我们公交行业特殊的值得尊敬的“草根文化”。
值得推崇的公益活动
我们知道,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动脉,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而公交领域内的公益活动则显得意义更为重大。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秘书长裴志浩及中国交通报汽车周刊主编周明分别站在行业专家和新闻媒体的高度上对于此次活动的公益价值和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
黄海客车副总经理刘双先表示:“黄海客车历来支持社会公益事业,而对于此次公交领域内的公益活动来讲,我们更是责无旁贷。黄海客车对于中国公交一直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我们也非常希望这个公益活动可以凝聚再现过去的中国公交的记忆,并将广大巴迷朋友们这股强大的社会公交力量汇聚起来,为公交这项伟大的公益事业增光添彩。同时,我们也希望活动的公益成果公开发布,行业共享,真正寻找历史,完善现在,创造未来。”
此次大型公益系列活动共分四个阶段:第一,启动仪式,在北京交通展览会上,整个公交行业的关注下,开始这个有意义的前所未有的公益活动;第二,还原历史,在全国各大城市全面铺开,集成巴迷的心得和智慧,将那些车,那些图片,那些公交历史的印证,那些划时代的瞬间,凝聚成一串脚印,再现经典;第三,走进企业,在巴迷朋友与公交车制造企业中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一起探讨公交历史经典车型的奥秘所在,并将身处公交前线的巴迷朋友所得出的建议和经验传递给公交车生产企业,让巴迷智慧可以影响未来公交客车的设计和完善;第四,成果展览,更多的历史记忆,更多的历史发现,更多的此次活动的公益成果将集中展示。
值得期待的公交未来
历史是不变的,还原并再现历史,不仅可以探寻公交历史的发展变革,把握中国公交行业的发展脉络,更可以深入提炼并展现公交的魅力所在,真正意义上沉淀公交领域内的“草根文化”。
“沉淀草根文化 携手巴迷还原中国公交史”大型公益系列活动重在还原中国公交史,意却在中国公交的未来。活动旨在为广大的巴迷朋友们提供平台,挖掘巴迷故事,寻找公交历史见证,展现公交的独特魅力,同时提炼出巴迷朋友们各种各样的研究成果,促进其在公交车上的设计、制造、运营、维修、保养等领域的应用,对公交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切切实实的推动作用,也使得巴迷朋友的聪明才智可以在未来公交设计中得到体现。
我们相信巴迷的力量,相信公交的魅力,更相信公益的价值。请大家关注“沉淀草根文化 携手巴迷还原中国公交史”大型公益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