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动态信息 >> 新闻正文
多家新能源车今年批量上市
文章来源: 郑雪芹 发布日期: 2010年2月25日
分享按钮

    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将在今年上半年推出,据悉政策重心是:立足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做强汽车企业集团。正是由于扶持政策的大力推动,多家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均计划在今年批量投产并上市。

  华晨:首批混合动力车6月上市

  今年6月份,华晨将第一次大批量推出混合动力车。而且今后除了首款混合动力车尊驰之外,还会推出改进后的混合动力A级车。

  据悉,首款上市的车型将会是在去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展出过的中华新尊驰,新车全部为自主研发的油电混合动力车型。第一批300到500辆车型会率先在大连出租车市场投放,华晨将为这批车型垫资1000万元以上。

  吉利:新能源与传统动力齐头并进

  目前吉利三大子品牌帝豪、全球鹰和上海英伦的规划业已完成,营销网络和体系搭建工作基本就绪。吉利已有在2015年打造5大技术平台、15个产品平台、42款车型产品的战略规划,目前已有半数以上产品浮出水面。

  除了传统动力车型之外,吉利新能源车型将集中在2010年开始投产,包括在熊猫平台上开发的电动车,基于EC7开发的GPEC(Geely Plug-in Electric Car)吉利插入式混合动力车型,以及将在吉利众多车型上迅速推广的GSG怠速启停混合动力车型等。

  奇瑞:众多新能源车2010年集中上市

  2010年,奇瑞加速了其在新能源汽车战略布局,2010年将会实现S18、QQ、瑞虎等多款纯电动汽车的率先量产,A5ISG、M11 ISG等中度混合动力车也将于今年投放市场。

  经过9年的自主创新与核心技术攻坚,奇瑞已建立起健全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替代能源等新能源技术体系,形成一整套关键零部件研发能力,完全掌握了电动汽车开发的核心技术、标定技术和试验验证技术。

  比亚迪:电动客车尚未投产已接批量定单

  比亚迪长沙客车项目再次提速,首批电动大巴最快将于年内下线。而比亚迪长沙项目也将建成一个集电动大巴、客车底盘及其它轿车类生产于一体的新基地。借此,比亚迪将进军电动大巴生产销售领域,其在新能源客车领域的最新发展规划也浮出水面。

  在国家大力推行的“十城千辆”新能源客车示范项目中,政府还将同时对示范运行客车给予高额的财政补贴,这对比亚迪也将是大利好。目前,深圳市相关单位已确定将采购这些新能源客车,首批交付1000辆。 福田:首款纯电动乘用车迷迪年内投放

  目前,福田汽车已在新能源整车、电池、电控开发等新能源的主要领域实现突破。福田欧V纯电动公交车也已进行试运营,不久将小批量投产。基于迷迪的纯电动车也将在年底正式下线,成为福田推出的首款纯电动乘用车。

  据悉,福田汽车今年计划实现产销70.37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将达到1万辆,除混合动力欧V客车外,福田汽车在迷迪、蒙派克、欧马可等产品的电动车版本都已经或者即将推向市场。 专家建议:我国新能源车应借鉴美刺激政策和日研发模式

  虽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中国新能源车在现实中却存在着充电站等基础配套设施缺乏、消费市场不成熟、关键技术攻关难等重重障碍。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率只有1%。改变我国新能源汽车“叫好不叫座”的局面,专家建议,应学习借鉴美国刺激政策和日本研发模式。

    一、借鉴美国政策,培育国内消费市场。推广新能源车亟待培育国内消费市场,而政府在其间的主导作用不可或缺,关键在于加大产业补贴的力度,将补贴直接惠及消费者身上,有效刺激消费。美国在此方面的刺激政策值得学习。

  据介绍,美国采用的是政府和企业双作用力的方式。奥巴马的燃油限制和新能源政策为美国汽车业明确了方向,企业则加快自主研发。美国通过制定进一步严格的汽车燃油排放标准和新能源汽车政策,以及通过政府采购节能汽车,消费者购买节能汽车减税,设立新能源汽车的政府资助项目,投资促进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等策略,美国政府进一步推动汽车产品朝着“小型化”和“低能耗”的方向发展。联邦政府将购买由美国三大汽车厂商制造的1.76万辆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节能汽车。

  二、借鉴日本研发模式,共建产学研联盟体。新能源汽车要攻克许多关键技术难题,因而加强联合研发,提高研发效率也是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的重要环节。

  据介绍,日本为攻克电池方面的关键性技术,已建立了开发高性能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的最大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共同实施2009年度“革新型蓄电池尖端科学基础研究专项”新项目。该联盟包括丰田、日产等汽车企业,三洋电机等电机、电池生产企业以及京都大学等著名学府及研究机构,共22家成员单位。该联盟单位每家出50名以上专业人员从事合作研究,开发企业需要的共性基础技术。日本政府计划七年内对此项目投入210亿日元,通过开发高性能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在2020年前,将日本电动车一次充电的续驶里程增加三倍以上。

  三、借鉴国际发展方向,制定清晰的路线图。中国新能源车路线图一直摇摆不定也是其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据介绍,国际上对新能源汽车战略发展方向目前达成的共识是:起点是传统汽柴油车,终点是氢燃料电池车,其间有20年左右的过渡期,它将是各新能源车型各自为战的混战季。与美国重点发展氢动力车,日本大力开发汽电混合动力车,欧洲主攻柴油动力车相比,中国新能源路线图却一直不清晰。

  四、拓宽视野,多元化发展节能车。目前,业内外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上。从市场来说,还需要解决配套的能源供应网络(充电站),性能上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价格上要有竞争力。如果通过大量建设燃煤、燃油发电站来提供电力,造成新的污染,那么新能源汽车不搞也罢,而如果要通过太阳能、风能、核能来增加电力供应,现在这些发电方式也是“新能源”,经历着高成本的痛苦煎熬,技术上也没有完全突破。即使电动汽车的技术完善了,那么新发电能源的技术也不会马上成熟。

  因此,应用多元化的视角来发展新能源。因为在能源方面,人类的最终目标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等等,近期目标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实现能源的多元化。

(值班编辑:兰霞)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