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生需要性价比更高的旅游观光车,宝斯通需要能被证明的机会。
张新生作为新疆天池旅游开发公司总经理,是所有客车制造商的“上帝”。宝斯通是江淮客车2008年推出的7米战略产品,迄今已经过几轮改进和完善。双方一拍即合,这才有了2010年10月15日那次在天山天池景区内盘山道S11线上的试车经历。
张总所在的公司主要为天池景区提供索道、区间车客运服务,其中区间车队由35辆进口丰田柯斯达客车组成,是目前新疆最大的豪华旅游观光车队。
为此,他每年都要接待很多主动找上门要求试车的企业,但这些企业往往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他们提供的被试车辆要么动力不足,要么乘坐不舒服,要么连续下坡后制动性能跟不上。
像以往一样,这次张总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
他挑了一名有经验的老驾驶员同行。没想到,第一段路试宝斯通轻松过关,他开始注意这辆跟国外畅销品牌长得类似的客车,并临时增加去锅底坑路试的环节。
所谓锅底坑,当地驾驶员无人不知晓,其海拔近3000米,道路复杂,坡陡弯急。让他大吃一惊的是,宝斯通全程做到了三档上坡,尤其是登顶前的一个长约0.8公里的大坡处,它仍能动力持续供给。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有很多客车遭遇败北的节骨点上,宝斯通刹车反应灵敏,并在几个180度大转变处刹车力度平衡,坐在车内无明显顿挫感。
张新生仍不放心,接下来,他让宝斯通满载乘客进行上下山路试。宝斯通顺利归来。
两次试车后,张总觉得这款客车跟其他产品有些不同。他说服江淮客车,留下宝斯通在天池景区再进行为期10天的满负荷试运营。
结果出乎意料。几天后,作为宝斯通天山行的见证者,张新生现身北京,向行业媒体公布了试车结果。
“宝斯通比目前我们使用的产品节约30%的燃油消耗。”他对《汽车商业评论》说,我们也希望江淮客车能在以下几个方面更上一层楼:一、产品内饰接口处加大细节处理;二、整车使用同一把钥匙,以便管理;三、车辆线束增加扎带;四、一级踏步采用铁板覆盖,增加乘客上下耐受性。
在中国,7米客车市场向来被国际品牌一霸天下。国内客车并不是不想做,而是死活打不进去。在江淮客车副总经理许树生眼里,经过3年的持续改进和验证,“宝斯通批量进入市场的时机已经成熟”。
他给《汽车商业评论》讲述了宝斯通对标国际品牌而对车辆进行的细节持续改善。诸如乘客门、司机门的开关速度的改进,一个以秒为单位的微小调整,都显示了江淮宝斯通与国际品牌拉近距离,毫不逊色的决心,这也充分体现了宝斯通追求精益,为客户提供更加人性化体验的信念。
中国客车公路学会客车分会秘书长裴志浩说,与国际品牌相比,宝斯通的优势体现如下:一是能在全球范围内选择配套商;二是卓越的性价比;三是“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加大对自主品牌的扶持力度。他还因此建议宝斯通产品应该系列化,形成6米、7.1米~7.3米产品,因为“外资品牌变形难,而宝斯通相对容易”。
2011年4月,为天池景区打造的宝斯通样车就将在江淮客车江都基地完成,之后不久,去天池旅游的乘客就可以乘坐一款由中国人自己打造的7米中客。对此,张新生已经想好了欢迎词:“欢迎来到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