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将是电动汽车从科研向产业化过渡的关键时刻,也是我们是否能够抓住机遇,将电动汽车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五年。
——科技部部长万钢
无论如何调整,重点鼓励发展、消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七大优先发展的产业之一。9月4日至5日在天津举行的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科技部部长万钢透露,《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的草案已经拟定,我国将进一步增大对于电动汽车科技研发的投入,继续支撑和引领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抓住未来5至10年的机遇,成为节能及新能源汽车的强国。
一连串的好消息,让五洲龙汽车董事长张景新十分振奋。日前,张景新在深圳市龙岗区五洲龙汽车总部接受《民营经济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十年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实现腾飞的黄金时期,五洲龙愿与政府及同行一起,为努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事业、为实现新能源汽车强国而奋斗。
“五洲龙”:新能源汽车生产始终与世界同步
龙腾五洲,为地球母亲奉献更多绿色文明是五洲龙汽车董事长张景新的奋斗目标。
张景新喜欢龙,也注定与龙有缘。当年公司在深圳和其他地方选址时,看到龙岗这块地,他立马拍板,就是这里了。就连公司名注册时,他报了百多个名称都注册不了,报一个“五洲龙”,居然一下就通过了。
张景新与汽车也有着不解之缘,青年时期开过运输公司,后来又从事过汽车配件的生意。从2000年全身心投入到新能源汽车工业开始,至今已有十个年头。事实上,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是与世界同步的,而中国开始研发新能源汽车,到如今也才十年光景。也就是说,张景新的“五洲龙”始终是站在世界新能源汽车的最前沿。
据了解,五洲龙的前身是广东富达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7年5月,厂区位于广东揭阳,是潮汕地区仅有的一家客车制造厂,曾经是揭阳当地的骄傲。2003年12月,五洲龙从揭阳移师深圳,正式成立了深圳五洲龙客车公司。自此以后,深圳五洲龙凭借着深圳开发区的特殊地理优势,开始了从生产村巴到大巴、豪华大型客车的延伸。深圳五洲龙品牌逐渐在全国市场打响。
2004年7月16日,“五洲龙客车一期工程竣工和混合环保动力客车下线仪式”在龙岗区宝龙工业城举行。五洲龙环保客车第一期工程征地10万平方米,投资2亿元,年生产能力可达5000辆,整条流水线形成一个大U形,集焊装、涂装、检测于一体。它的建成投产标志着全国最大的环保客车研发和生产基地在深圳初步建成。
正式投产以后,“深圳造”混合环保动力公交客车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技术含量并2004年混合动力环保客车已列入深圳市重大项目,连续三次列入国家“十五”、“十一五”“863”节能新能源汽车重大科技专项计划,同时五洲龙成为中国混合动力大巴第一个出口品牌,销往美国、墨西哥、秘鲁、印度等40个国家和地区,并呈逐年增长的态势。
2009年,在北京举行的“2009中国国际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科技博览会”上,“深圳造”混合环保动力客车获得“中国十大科技创新新能源企业”和“中国节能减排领先产品”两项大奖。
驾驭绿色春风:五洲龙描绘全球坐标
在科技部和财政部等部门的积极倡导下,我国奥运会后将连续三年组织开展“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电动汽车大规模示范行动,以推动新能源汽车尽快跨过市场培育期,进入产业快速成长期。
2009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北京、上海、重庆、长春、大连、杭州、济南、武汉、深圳、合肥、长沙、昆明、南昌等13个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以财政政策鼓励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率先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对推广使用单位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助。初步预计到2012年,财政部将向新能源车的推广使用投入200多亿元。
深圳作为十城千辆首批示范城市,将率先在国内建立起造福民生的绿色公交体系。据了解,目前深圳计划用五年投入12.5亿元支持新能源汽车开发。2010年深圳市新能源公交车将达870辆,而这些车辆均由五洲龙汽车公司研发、生产。
张景新告诉记者,立足深圳,面向全国,走向世界是五洲龙既定的发展目标。如今,越来越多“深圳造”混合环保动力公交客车行驶在深圳的城市道路上。
2009年10月20日,沈阳市沈北新区政府与深圳市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就建设中国北方(沈阳)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项目正式签约。深圳市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将投资35亿元在沈北新区道义开发区建设“中国北方(沈阳)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该基地将成为中国北方新型混合动力客车生产基地。
今年4月,重庆五洲龙新能源客车基地一期已开始建设并正式生产启动,该项目由深圳五洲龙公司投资16亿元兴建,占地50万平方米,项目分三期建设,主要有混合动力客车(油电、气电)、纯电动客车;清洁能源客车产品:天然气客车;柴油客车:各种功能公交、公路等三大类别的客车。2012年量产后,可实现年产1万辆新能源客车的目标。
按照五洲龙的规划,至2015年,五洲龙各类环保客车产量达到1.5万台,产值90亿元,税收6.5亿元。五洲龙汽车公司已经吹响进军全国的号角,不但在地理上实现了在全国布局的计划,而且向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发展,努力打造完备、雄厚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几十项技术专利铸造行业领先地位
五洲龙汽车董事长张景新是个十分重视前瞻性利用和发展科学技术的人。早在揭阳做汽车配件生意的时候,张景新就大胆引用当时最先进的电脑系统进行管理,不但效率高,而且大大降低成本,一时引起了省市领导的关注。后来正是出差国外,看到国外新能源汽车开始起步,他回国后立即决定转型生产新能源汽车。而且,五洲龙始终立足自主研发,各项先进生产技术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五洲龙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革新的领头羊。
张景新介绍说,2009年3月份,位于公司总部的五洲龙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大楼开工建设,总投资8000余万元,研发设备投资超千万元,设计和施工方均由具有国家一流资质的单位承担。自成立以来,五洲龙投入上亿元资金进行混合动力客车研发,克服重重困难,艰苦攻关,在技术创新上获得突破性进展。
此外,五洲龙还与国内多家知名院校、研究机构强强联合,形成了稳定的产学研队伍,在新能源客车研发上,正努力形成“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格局,坚定不移在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客车道路上前进。2010年4月20日,该公司与重庆理工大学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这是继五洲龙2008年与西工大深圳研究院联手之后,五洲龙再度与国家顶尖科研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创新的重大战略举措。
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校强强合作,可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提高五洲龙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据了解,五洲龙自主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优势显著,尤其在性能、成本、可靠性以及混合动力公交车节油水平等方面均领先国内,不仅比传统公交车节油30%以上,还大大减少了尾气排放。
张景新告诉记者:“五洲龙的动力控制器技术历经7年,先后进行了八代技术创新,目前的最新产品已经拥有两项发明专利,2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五洲龙批量生产的混合动力客车在昆明、澳门等地使用后,客户反映使用效果非常可靠。”
一个企业要形成和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而五洲龙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拥有自主研发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第八代混合动力产品,是国内首次同时配置能量智能控制系统、电机控制系统、自动离合器控制系统、电子信息管理系统。经历了十年的艰苦探索,五洲龙客车已经完全是自主研发,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节油率,可靠性,安全性,性价比,敢于同世界品牌相媲美。
展望未来,张景新信心十足: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战略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国家提出的“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等项目的逐步实施,五洲龙公司一定要抓住历史机遇,向运营企业及全社会展示公司产品更新更优质的产品,不断赢得市场认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更大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