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动态信息 >> 新闻正文
大金龙:“福建制造”大踏步迈向国际化
文章来源: 福建日报 何祖谋 发布日期: 2010年10月21日
分享按钮

    今年9月,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俗称“大金龙”)为欧洲顶级运输服务集团ARRIVA的马耳他公司提供200辆、价值近2000万欧元的公交客车产品。这是中国客车企业进入欧洲市场竞标成功的最大公交订单。

    近几年,我国客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国内销售利润逐渐降低,众多国内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海外。2005年,大金龙通过了VCA认证,率先将中国客车卖到欧洲。2007年,在世界知名品牌客车最集中的欧洲市场,金龙客车已经开进了包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在内的13个国家,接受高端市场严苛的目光审视。

    成功往往取决于不懈的执著与追求。中国客车走出国门最终命运却大相径庭,一种是“游牧民族”,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鱼游过来抓鱼,鸟飞过来打鸟,结果以失败告终;一种是“农耕社会”,自己去开荒播种、灌溉,则终有收获。

    大金龙坚持自主品牌,建立健全海外服务保障体系,凭着良好的品质、完善的售后服务、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优势,成功地将金龙品牌推上世界客车顶尖行列。至目前,金龙客车已经外销到境外55个国家和地区,在112个国家注册商标。2009年出口客车3500多辆、金额12.3亿元,位居中国客车行业第一。

    如今,大金龙向海外拓展之路更为宽广了。2010年上半年累计向欧盟市场出口客车将近100辆,出口金额超过1100万美元,预计全年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00%。

    大金龙是以汽车为代表的福建制造业大踏步迈向国际化的典型例子。

    “十一五”期间,我省共有汽车整车生产企业7家,低速载货汽车生产企业6家,专用车生产企业17家,总成零部件企业400多家,车辆年生产能力约26万辆,其中轿车、轻型客车18万辆。

    在福州、厦门汽车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产业初具规模,福州、厦门两地汽车产值占全省总量的60%以上。福州以东南(福建)汽车工业公司和福建戴姆勒汽车公司为龙头企业,周边集聚了100多家为其配套的零部件企业,形成青口汽车工业园。东南(福建)汽车工业公司现形成年产15万辆轿车和轻型客车生产能力,具备“三菱”、“克莱斯勒”和“东南”品牌共七大系列车型生产平台。

    厦门市以金龙联合汽车公司和金龙旅行车公司为龙头,形成大中型客车、轻型客车等整车规模生产能力,并具备车身、发动机和零部件配套能力以及技术研发、模具、汽车技术服务等。“金龙”、“金旅”大中型客车均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厦门金龙股份公司技术中心成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同时,厦门市已被确定为首批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

    从全省整个先进制造业来看,已初步形成产业集群60多个,其中省级重点产业集群38个,工业增加值接近占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4%、全省GDP的17%,重点培育的电子、机械、石化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约占35%,有力支撑了全省工业增加值实现五年翻一番,工业增速始终高出全省GDP增速2个百分点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43%左右,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保持在54%左右。

(值班编辑:兰霞)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