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市场分析 >> 新闻正文
市场热点的贡献力度较弱(图文)
文章来源: 佘振清 发布日期: 2009年5月6日
分享按钮

    一、市场热点的贡献力度较弱。

    如表1所示,我们将客车销量划分为36个细分区间,其中26个有销量,为有效区间,10个没有销量,是客车市场的无效区间。26个有效区间中,同比增长率为正的只有5个,除了8-9米的其他客车以外,分别对应4个市场热点:

    一是,大于12米的座位客车。

    大于12米的座位客车是近两年才被市场所接受的产品,2008年市场规模已经达到552辆,随着公路客运环境的变化,这一类产品的市场空间应该还有进一步扩大的机会,今年一季度的逆市增长,已经能够充分说明问题。但是,从销量来看,目前大于12米座位客车所占的市场份额尚不足总销量的1%,因此,对市场趋势变化的影响力度十分有限。由于此类产品的技术含量较高,真正在市场上有所表现的企业还很少,今年一季度,仅有6家企业销售过相关产品,列第一位的浙江青年市场份额高达55.38%,详细情况见表2:

    表2:大于12米座位客车的销量情况 

    二是,5-6米的座位客车。

    今年1季度,5-6米的座位客车销售1746辆,同比增长2.70%,主要增量来自于厦门金龙,其海狮类轻型客车XMQ6520去年下半年开始投产,今年1季度该产品销量增加266辆,随着厦门金龙该产品的营销网络不断完善,其年产6万辆的产能将逐步释放,该系列的销量还会取得更大的增长。如果剔除这一因素,5-6米的座位客车的销量将同比下降13.28%。参与该系列市场竞争的企业不多,详细数据如下:

    表3:5-6米座位客车的销量情况

 

    三是,大于12米的卧铺客车。

    如表1-1所示,虽然大于12米的卧铺客车同比增长32.08%,但1季度的销量才70辆,对客车总销量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

    四是,6-7米的公交客车。

    近几年,公交客车的大型化趋势十分明显,从需求规律来看,轻型公交客车一直不是公交客车市场的主流。今年1季度6-7米的公交客车突然有一个大级别的增长,主要影响因素有两点:一是降低成本的要求。在欧Ⅱ转欧Ⅲ之后,轻型客车的成本增长明显,但是用户的经营效率并未因产品升级而发生显著变化,因此,降低购车成本是大家共同的追求,随着燃气客车技术的成熟,在气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价格具有优势的燃气客车其市场需求有明显的增长,比如成都客车的CDK6661和重庆恒通的CKZ6650,今年一季度的销售增量分别达到了120辆和92辆,这两个产品的共同特征是烧气。二是提高运输效率的要求。传统的农村客运多使用轻型座位客车,由于座位数少、乘客上下车不如双开门的公交客车方便,相对而言,轻型座位客车的运输效率不如轻型公交客车,因此,在更新车辆时有一些用户更倾向于轻型公交客车。虽然6-7米的公交客车有较大的增幅,由于其占公交客车总销量的份额不到10%(只有8.45%),对公交客车或整个客车行业的贡献并不突出。

    从1季度的数据来看,轻型客车的市场状况远远好于大中型客车,但是,在汽车下乡政策的刺激下,大量的微型客车进入农村市场,将挤压轻型客车的市场空间。因此,在出口形势好转之前,轻型客车的市场前景不容乐观。

    表4:6-7米公交客车的销量情况 

    如上所述,4个热点市场的销量合计只有2507辆,占总销量的比例仅仅10.67%,也就是说,另外约90%的市场空间都处于低迷状态,市场热点对市场总体走势的影响力度不大。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