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公交运输企业资讯 >> 新闻正文
昆明城市交通将实行一卡通
文章来源: 生活新报 发布日期: 2009年1月9日
分享按钮

    2008年12月 31日,昆明市召开全市城乡公共交通工作会议,谋划未来昆明城市交通体系,会议上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城乡公共交通的决定》,明确下一步昆明公共交通的发展,计划到2010年昆明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40%,同时计划在今年一季度内将全面实现普通公交IC卡“换乘免付”的收费方式,在城市交通行业实施“城市交通一卡通”,并推广到水、电、气、小额消费等领域。相关人士表示,该决定的出台让处于高速发展的昆明公交再次迎来跨越式发展的机遇。

    年内昆明镇镇通公交
   
    此次昆明市出台的《决定》中进一步确立“公交优先”的理念,把城市公共交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计划,到2010年,通过改革创新公交管理体制和营运机制,昆明将全面实现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管理,公共交通资源一体化运作,加大公交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不断调整优化公交线网结构,提升公交管理、营运、服务水平,大运量快速公交系统得到较快发展,初步构建通达、便捷、安全、舒适、环保、优质的城乡公共交通系统,使公共交通成为城乡广大市民比较满意的首选出行方式,确保城市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40%,主城区万人拥有公交车标台数达到15标台,县(市)区,乡镇政府所在地达到10标台。
 
    同时公共汽车平均营运速度达25公里/小时以上,公交线网站点覆盖率按300米半径计算,主城区大于90%。城乡公交线路网密度达4公里/平方公里,主城四区和安宁、晋宁7县(市)区公交“镇镇通”和“村村通”覆盖率均达100%,其他县区“镇镇通”覆盖率达100%,“村村通”覆盖率达90%以上,走在全国前列达到中西部一流。
    
    昆明市副市长陈勇在31日会议上同时表示,在2009年昆明的公交出行分担率达34%,城乡公交“镇镇通”覆盖率达100%,“村村通”覆盖率达80%以上。

    加快淘汰燃油摩托车发展电动车
        
    据了解,昆明将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城乡公共交通有限发展的政策,实行公交特许经营,加快开放公交市场,建立公交可持续发展机制,统筹公共交通与民营交通的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以城乡公共交通为主体、多种交通方式为补充、所有交通方式和谐结合的城乡交通系统,使城乡交通的综合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全面提高。
    
    昆明将选用环保、舒适的公交车型,合理安排线路站点,提高公交服务覆盖范围,缩短乘客步行距离和候车时间。加强服务监督,完善服务举措,落实安全考核措施,增强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为市民提供安全可靠、方便周到、经济舒适的城乡公共交通服务,加快淘汰燃油摩托车,引导发展电动车辆。

    两年新增公交专用道120公里
    
    《决定》中明确要把建设公交专用道路网系统作为城市道路建设的终点内容和实现“公交优先”的主要载体,凡条件允许的市区主干道,都应逐步辟建公交专用道,形成较为完善、便捷的城市公交主线网。对有条件的公交专用道,采用横向隔离式封闭或半封闭管理。2009年新建主城区前新路、老海埂路、西坝路等公交专用道和呈贡新区首条公交专用道,到2010年新增公交专用道120公里。
       
    2009年,昆明将建成人民路(含两端延伸线)首条BRT快速线,在此基础上,总结BRT的建设与营运管理经验,结合城市道路网络改造和新建,在具备条件的城市主干道逐步推行BRT,形成城市公交骨干线网,未来5年内,按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全面建成主城区和呈贡新区BRT网络,提高昆明公交精细化营运管理水平和准点率。

    2010年建成三大轨道交通车场
         
    据了解,昆明将逐步建成与城乡发展规模和出行换乘需求相适应的公交枢纽场站,2009年,完成呈贡雨花公交停车场、吴家营公交停车场建设工作并投入使用,启动子君村公交停车场和呈贡新区已规划的2个公交停车场建设,重点完成昆明行政区内县城公交场站新改扩建以及部分乡镇公交场站(客运站)建设,建设若干个公交换乘中心和换乘接转站,实现各种公交方式之间或公交与非机动车之间“最小距离”换乘,全面推广港湾式停车站。在规划和新建各类大型公共场所和连片社区时,要预留配套的公交场站项目建设用地或同步配套建成。
            
    同时配合东、南、西、西北、北部客运站搬迁,昆明要配套完成公交换乘枢纽场站建设,统筹城乡交通体系,促进昆明是交通网络一体化发展。2010年,全面完成城乡公交一体化后所需乡镇、行政村公交场站建设。通过3到5年努力,全面建成森林式、园林化、环保型、生态类的城乡一体化公交场、站网络系统,实现可持续营运发展。
    
    在轨道交通的建设方面,到2009年,昆明将启动轨道交通首期工程建设,2010年,配套建设严家地、五腊村、大梨园3个轨道交通车场,促进昆明城市交通结构不合理状况的改善。

    昆明城市交通实行一卡通
    
    《决定》中明确,要建立统一、规范、有序的公交客运市场,进一步深化国有公共交通企业改革,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大力引进社会资金和国外资本及民间资本参与企业改革和重组。同时,在城市公共汽车现有公交IC卡“换乘减付”自动收费系统平台的基础上,确保2009年一季度内全面实现普通公交IC卡“换乘免付”收费方式,加快形成免付换乘、一卡通用、覆盖多种交通方式、具备综合功能的现代电子票制。首先在城市交通行业(公共汽车、出租车等)实施“城市交通一卡通”取得经验后,再推行扩展到水、电、气、小额消费等领域。

    降低私家车市中心区使用率
    
    据介绍,下一步昆明在增强现有公交专用道功能,强化城乡公共交通有限行驶权的同时,将运用政策、价格调控手段,调节不合理的个体交通,逐步降低私家车在城市中心区的使用率,合理引导自行车等个体交通出行向公共交通出行方式转变。对机动车停放服务实行级差收费管理,对路内临时停放实行供给控制和较高标准级差收费,通过静态交通科学管理,限制城市人口、车辆等密集地区个体交通的过度使用,倡导使用公交的出行方式,为公交提速提供通行条件。
    
    在公共交通运具方面,昆明将计划配合BRT、公交专用道路网的逐步形成,发展大容量、低能耗、高效率的环保型、观光型公共交通工具。增加科技投入,推进公交管理智能化建设,提高公交企业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改善公交乘车、候车条件,强化公共交通人性化服务。
    
    对于出租车辆将合理设置出租汽车侯客泊位,运用现代通信手段,使出租汽车有目前的流动式揽客逐步向停车候客、电话招租、无线通信调度等方式转变,降低出租汽车空驶率及营运成本,提高经营效益,通过车辆分期置换,逐步提高出租汽车车型标准。

    农村班线客运车辆将整合改造
    
    《决定》中明确,昆明将用1到2年时间,完成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公路客运和农村客运车辆(中巴车和微型车等)整合改造工作,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改造的对象主要是指现有合法营运的中巴车辆和微型车经营户,其中微型车若不符合公交营运要求,将逐步淘汰。
    
    改造将首先由各县(市)区政府对合法营运的个体中巴车进行公司化改造,实现公司化经营,在完成公司化改造的基础上,根据自愿原则,再与各县(市)区新成立的城乡公共交通营运企业进行补充,组建联合经营公司,完成公司化改造后的企业,必须按公交营运模式及标准规范进行“三定”和“四统一”公交化改造,实现公交化营运。实施改造后新组建的公交企业,在主城区和呈贡新区从事公交营运的,享受市级财政的公交扶持政策,在其他县(市)区从事公交营运的,主要享受所在县(市)区级财政的公交扶持政策。

     公交场站建设纳入城市技术设施建设
       
    《决定》提出,昆明城乡公共交通的发展应纳入昆明市各级公共财政体系统筹安排,重点扶持,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城乡公共交通发展的投入。其中从2009年起,公交场站建设要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范畴,市级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以上财政资金,用于主城区公交场站提升、新场站建设和城乡接合部场站完善。到2010年,主城区新增北市区车场、南市区车场等6个综合停车保养场,新增海源寺车场、东部客运站公交配套车场等7个公交停车场,新增封家山、呈贡黄土坡等2个公交修理厂,各县(市)区政府所在地通过改造或新建,至少各新增1个城乡公交站,乡镇新增一批换乘枢纽站,以基本满足城乡公共交通快速发展的需要。
    
    同时,昆明还将实行针对公共交通的公共财政补贴、补偿政策,对公交的优惠票价、燃料、车辆保险、新购车辆等进行补贴或贴息,加强对城乡公共交通的政策扶持。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