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黄色标识线,再加上虚实相间的白色交通线,划定了我市第一条公交优先车道,由建设路七一路口至响石广场。
不过,此条消息还只像那条黄色标识线一样,静静躺在公交公司的内部刊物上。但在陈剑明眼里,这堪称株洲交通的标本示范,“年初政府确定的‘公交优先发展’政策开始付诸行动!”
而在市民看来,优先发展方便公众出行的公共交通,更凸显城市的民生特色。
【上下班高峰“公交车难上”】
很多人不知道公交优先车道。陈剑明是公交巴士公司副老总、现调至市创模办工作,他这样解释:公交优先车道,并非划定公交车专用,仅在道路通行条件比较困难,比如堵车的情况下,公交车优先通行。
“其实就是保证了公交路权优先!”陈剑明说,一辆大型公交车所占道路面积约等于两辆小汽车,而公交车的载客量却是两辆小汽车的40倍。其完成单位客运量的能耗则是小汽车的十分之一左右;从环保方面看,按单位客运量来计算,大型公交车辆要比小汽车污染低90%。
株洲道路越修越宽,交通却日显拥堵,为何?因为小汽车的数量大增;此外,上下班高峰,各路口挤压车流很难疏通,“公交车难上”,从而降低了公交的吸引力。
受制于交通现状,由中心广场往东,仅新华路相连,且城区内有多个路口瓶颈,致使车辆等待时间过长,造成交通拥堵,也使公交实际运行时间过长。往往在上下班高峰期最需要用车时,却难觅公交车身影。
【公交要“路权优先”】
市公交总公司综合部曾静为我们提供了一组数据。
以目前最为繁忙的1路线为例,从清石广场至火车站,全长9.5公里,单边运程耗时需30分钟,车速为18.4公里/小时,每日需排车37台,日客流量4.5万人次。在人流高峰期,每隔1分半钟发车一趟,平峰期3至4分钟一趟,人流量少则间隔5至10分钟。
若设置公交专用车道,单边行程耗时26分钟左右,时速可提至20.5公里,每趟车节时6至8分钟,不但可提高运行速率,还可大大节约市民耗在路上的时间。
而在现有路况中,市内所有道路都是公交车与其他车辆混行,互相争道,加重了交通的拥堵程度。在没有公交专用车道的前提下,公交公司只能在上下班高峰期和较长线路上,开通区间直通公交车,最大限度缩短市民乘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