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公交运输企业资讯 >> 新闻正文
安徽皋城公交车站点人性化候车时代即将到来
文章来源: 中国客车信息网 发布日期: 2008年7月26日
分享按钮

  六安公交从最初的几条线路发展到今天的20条线路,应该说,取得的成绩是明显的。然而,随着入夏以来的连续高温,不少市民反映公交站点缺少遮阳篷等问题,并诉说了六安公交的一些不足。

  部分路段配套完善

  为此,笔者就市民关心的公交站点问题,一路溯源,最终从市客运管理处了解到,目前我市共有20条公交线路,设置公交站点555个,其中包括大多分布在市内主干道上的候车亭114座。也就是说仍有部分的站点裸露在烈日之下和暴雨之中。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已明确:“在城市主要交通干道上,建设港湾式停靠站,配套完善站台、候车亭等设施。”

    近年来,我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佛子岭路、龙河路等主要交通干道,建成通车已有多年,考虑到民生,针对设置候车亭,政府部门相当重视,并于2007年10月就在政府招标网上发布了关于佛子岭路、长安南路、龙河路等路段的工程招标公告。

    事隔大半年的时间,那么实施和执行的情况又是如何?经笔者走访了解:佛子岭路路段的候车亭已投入使用;龙河路段候车亭工程已进入尾期;长安南路目前已进入基础预埋阶段。总的来说,基本上是朝着市民预期的方向发展。

    部分站点日晒雨淋

    那么除了以上路段以外,其它路段的情况又是如何?

    笔者先后乘坐1路、10路、12路、6路等公交车考察。每到一站,看到很多等车的市民撑起了遮阳伞,还有一些人只能用手或提包遮阳,更多的人则躲在附近的树荫或商店里,翘首远望。从长安路公交“淠化”站下车,红色的1路公交车与原始的候车设施有较大反差,站点的旁边和对面是两家杂货店,有店主告诉笔者,门前的公交站点没有遮阳棚,“我在这个地方生活了近20年,上班下班早已经习惯了,遇到刮风下雨或太阳暴晒,很多人都是躲到店里等车,有时没留意公交车就开走了,只好再等下一班。”

    在皖西大道花都宾馆附近的站点,十几个人站在路边,找不到遮阳的地方。还有几个熬不住了,靠后躲在人行道一辆加油车一块不足2平方米的阴影处。随后笔者在大别山中路、南门口、老车站三角带附近发现三三两两的候车市民站在路边,三个年轻人紧贴着一棵小树,分享下面稀薄的绿荫。其中一个女孩实在熬不住了,挥手打车走了。年轻人说他们常在市区换乘公交车,能够遇到有候车亭站点的机遇不多。再转回解放北路,终于看到两侧可以遮阳的公交亭了,过了烈士陵园,公交亭突然就成了单边兄弟。也有等车的市民站在对面的候车亭等待,等看到公交再返回对面。但大多的市民还是放弃对面公交的荫凉,因为来回穿梭,一是麻烦,二是不安全。在那儿等车的一位市民反映,她上下班都得在这儿换乘公交车,有些怕晒的女士无奈中走到对面候车,要穿过密集的车流上上下下,多次目睹交通险情。

    转入梅山路,情况大为好转,至球拍西路和东路,情况不容乐观,高温从两边大面积的水泥路面上反射出来,灼热难耐。过了球拍路最具人气的广场,遮阳亭又出现了。沿途一路除解放北路、皖西路、梅山北路等主干道上设置有候车亭外,其余路段的公交站点没有遮阳棚等服务设施,有的甚至连公交站牌都不存在了,只剩下一根光秃秃的铁杆竖在那里。

    人性化候车时代即将到来

    六安的公交站点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带着疑问,笔者来到市客运管理处寻求答案。规划建设科的江科长告诉笔者:尤其是眼下高温季节,公交站点确实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而公交站台建设也有着许多难言的苦衷。公交站点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牵涉到很多部门多个方面。

    早年梅山路、解放路、人民路、皖西东、西路是由广告公司投资建设,七年经营使用完后,市客运管理处收回,产权属于政府,再有偿招标,解决公交基础设施的资金来源,实行分级、巡视管理,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而现在候车亭建设统一由市客运管理处规划,政府投资。

    至于以上提及的某些现象,是由一定的客观原因造成的,有的是因为道路不成熟或道路已列入改造项目,譬如大别山中路至南门口老车站的三角地带,老城区市政设施配套暂时无法解决,像几条商业路、主干道,考虑的就是避免投资重复。还有的像二中门口、西都对面的路段,均是因为候车亭建设与商业经营户的利益发生冲突,最终让道于百姓经营利益。就连在云露街万寿巷立根站杆,也是在不伤害百姓和个体经营户利益的情况下,几经易地。而像老车站三角地带至五中路段至今未建候车亭,是因为城市建制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而现有些道路预留站岛宽度比新规划站亭窄了,占用绿化带和人行道极不合理和人性,道路又在频频改扩建,搭设临时设施,一是因为顾不上,二是考虑到城市形象,加上少数商家阻挠站亭的建设,致使部分站点目前没有遮阳挡雨的便民设施。

    针对站牌规范标识存在的问题。市客运管理处规划建设科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对于站牌标识的缺失问题,他们一般在得到信息之后的三个工作日内解决,这期间包含着制牌、丝印等工序用时。而目前为什么依然看到长时间光秃秃的杆子现象,一是因为城市发展中,有许多的地名已易地丢失,仅仅靠单个或部分补充更换已不能弥补变化中的准确性,对此,政府已划拨专款,下一步将进行统一的更换。

    目前,城市客运管理处已制定了城市公交站点名称更改和站牌改造方案,此方案已取得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别拨付专款用于站点改造工程,客运管理处已将方案详细制定成征求意见稿,呈交各相关部门进行意见的征求,预计下个月可最终定稿,意见稿一旦定稿,公交站点改造工程即刻开战,新的公交站牌即将投入使用,同时还将更人性化的与各汽车客运站实现“无缝隙”对接,为市民出行提供更人性化服务。

(值班编辑:张叶)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