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市场分析 >> 新闻正文
车轮滚滚抗震灾 公交铺筑生命路
文章来源: 中国客车信息网 发布日期: 2008年7月17日
分享按钮

    编者按: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当天,绵阳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紧急动员,组织员工奔赴“前线”,他们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英雄之歌,他们的壮举现在读来仍是那么的惊心动魄、感人至深。愿灾区遇难的同胞一路走好,让我们一起向在这次生与死的较量中大无畏的、做出了突出贡献的英雄们致敬吧!

    5月12日大地震后,绵阳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紧急启动应紧预案,出动43台车,送部队、抢险队迅速奔赴北川、平武、什邡等重灾区。运回伤员、学生和灾民。这支在第一时间内给灾民送去希望、信心的车队被亲切地称为“公交救援队”。

    救人要紧,就是公交车全部搁到灾区回不来也要跑。用最好的车选最好的驾驶员,再大的困难也要完成指挥部的命令。

    5月12日晚11:00。绵阳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绵阳市公交公司)接到指挥部 “速调43台车弛援北川、平武”的命令。而此时面临的困难是:公交车已收车,驾驶员分散至各新设帐篷,手机、电话不通,找不到人。有人提出:公交车加气少,跑得去跑不回来。绵阳市公交公司抗震总指挥肖成吉明确要求:救人要紧,只要跑得去就要跑。还要用最好的车选最好的驾驶员,就是再大的困难也要保质保量完成救灾任务。

    一声令下,所有管理干部紧急出动。骑自行车分片找,到南河、园艺、广场等帐篷集中区用嘴和喇叭喊,人托人带话找。管理人员黄小东是抱着才出生几个月的娃娃遍街喊人,驾驶员张丽君是主动打的帮着找。本来考虑可能有的人受妻儿老小拖累,怕危险不愿去,还拟定了后备名单。但令人感动的是:43个驾驶员一个都不缺。各总站还有几十个女驾驶员也踊跃报名,如:黎春梅、黄小红、李燕等,最后因性别原因没选上还十分不甘心。

    当晚12:00,43个师傅准时在各设定地点集结待命。白天天热穿得少,晚上又下起了雨,天很冷。驾驶员郭川兵的姐姐给他送来了衣服,高卫、高红两兄弟同时去灾区,一家老小全力支持,并主动给兄弟俩送来了工作服生怕冻着。其它亲属也都送来了防寒用品,没有一家拖后腿。带队的营运科梁承光副科长冒雨敲开了商家的门,买了些已被抢得所剩无几的饼干、火腿肠、薯条、饮料和其它一些能吃能喝的东西,43个人只买到20袋奶,平均两个人分一袋,但是没有人有一句怨言。

    山石大滑坡,“哗啦啦”飞石直下100多尺,大余震车抖人也抖,但为了尽快到平武抢救生命,没有一辆公交车停下来,师傅们加大油门往前冲!

    指挥部安排15辆车在机场待命送空降部队到平武抢险救灾。由于天气原因,驾驶员等了10多个小时,饿了就啃点面包充饥,没有一个人离开自己的车。刚下飞机的空降兵们非常感动,执意要送他们些军粮和饼于,师傅们都再三推辞,不肯接受。

    车队13日上午10:30分出发,过了江油路就越来越难走,大石头林立。王彪和高卫走在前面,他们带领队伍在石头堆里艰难穿行,过不去就下来搬石头,他们和部队一起走一路搬一路,遇到塌方下来的碎石,就用铲子铲,太大的石头就集中人力一起推,硬是为后续车开出一条路来。当车开到临近林家坝的时候,遇到了大余震,人坐在车上也摇晃,山石滑坡,“哗啦啦”飞石直下100多尺,可真有点吓人。但为了尽快到灾区抢救生命,15辆车没有一辆停下来。他们加大油门,“呼啦啦”一下都冲过去了,所幸车上没有人员伤亡。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艰苦跋涉,13日下午1:30分终于到达目的地——平武林家坝。看到到处是扶老携幼、遍体鳞伤的群众,满眼是垮塌的房屋,大家眼里噙满了泪水,心情非常沉重,恨不得生出翅膀,将他们尽快带离这个危险的地方。

    师傅们在废墟旁边,突然发现了一个胡子花白足有80多岁的大爷和一个十一二岁的娃娃。而小娃娃的小腿已被压得骨折,血肉模糊。懂点医学常识的王彪在危房里找了一根竹竿,用刀划成竹片,又向过路的要了几根麻绳,在百货店找了几截纱布,给伤口作了一些简单的包扎。几个师傅把娃娃抬上车,安放在相对平稳的副驾驶座上,并增加了座垫以减少颠跛。老大爷激动地连声说:“好人!好人!道谢!道谢!”

    由于公交车用天然气,城区跑短途,气瓶安得少,人坐多了气量就吃紧,空车返回才有保证。但不忍心看到灾民、伤员们失望的神情,一路上公交车都是挥手即停。为了节约用气,只要稍微有点坡就挂空挡滑行。当时天正下着中雨,道路泥泞不好走,余震不断、碎石乱飞, 一路上“颠沛流离”。
   
    当15辆车将800多灾民送到实验中学后返回机场时,已经是14日凌晨3:00。而在此风餐露宿的公司杨力总经理已经心急如焚地等待了5个多小时。连母亲脚踝骨扭得骨头露出、父亲小手指折断都还没时间去看一眼。而带队的营运科梁承光副科长返绵再到各车场检查完毕已经是凌晨4点多钟,在大地震38个小时后看到86岁的父亲住在窝棚,几顿没吃饭,禁不住眼泪长流。此次出征的43名公交勇士,差不多家家房屋都有裂缝甚至是危房,不少是在地震发生30多个小时完成任务后才能去看一看孩子,给妻子老人嘘一下寒,问一下暖。

    开路的808号车由于辗碎石过多在桂溪路段轮胎被轧破,抛锚无法行驶。刚刚返绵的四总站王彪一刻也没耽搁。他说他认得到路,能节约时间,坚持要再回去救援。技安科长李元新和四总站站长李斌等叫上了五个修理工,带上千斤顶、扳手、轮胎等工具开起公交救急车又到桂溪救急。

    公司董事长肖成吉得知很多伤员急需运回时,安排了3辆车再赴平武。57号车陈育林、602号车杨正坤、607号车王杰主动请命。而陈育林兄姐一家10个人4个失踪,侄女为保命脚被砍断,他是用拼命地工作来强忍悲痛的。 直到5月14日早上这支队伍才历尽艰辛载着200多灾民返回绵阳。

    过了北川麻柳湾,两个石头夹条路,轮胎擦着石头过,左边悬崖右边河,公交车贴着河边跑,军车被抛在了后边。

    与此同时,公交公司出动15辆车驰援北川送抢险队。主胎破了用副胎,副胎破了用备用胎,总共有六辆车轮胎被碎石轧破。过了麻柳湾,两个大石头夹着一条路,轮胎是擦着石头过。左边碎石乱飞,车子尽量靠着河边走。

    公交车最先到达任家坪,比军车还早。暴雨中聚集着许多等亲人的灾民,师傅们主动打开车门叫他们上车避雨。有一个30多岁的妇女得知全家11口只出来3个人,其它的全部遇难时,不禁在车上嚎啕大哭。

    刘斌和孙兵的276号车是车队里唯一到达北川县城的,车上装的是尸体袋子,200多公斤一袋,每袋5000根。虽然早上只啃了点饼干,又穿得少,但两人淋着雨忍着饥寒,还是把物品全部卸完。

    在任家坪,左边悬崖右边河,路窄稀泥巴又多,车子掉个头至少要用30多分钟,10几个车头掉过来,“倒车高手”张家强的衣服已经被打湿了3、4遍。

    伤员太多救护车不够用,公交车就把车后部的位置腾出来放担架和重伤员。由于受伤时间长失血过多,伤员们连喊:“水、水、水”。师傅们把在限的水和食口全部集中起来专供重伤员喝。陈映秋的车上来两个30多岁的女伤员,腿和腰被砸伤,手被纱布包着,全身是血。在连喝了3、4瓶水吃了一些饼干后才能开口说话,脸色也渐渐有了好转。陈映秋的这个车就拉了23个重伤员,一路上捡走石头绕开坡坎,尽量让车平稳、舒适。

    604号车杨勇和801号车雷刚奉命送华西集团建筑抢险队到北川任家坪救学生。到的时候路上本来排着三排车,后来传言唐家山堰塞湖要垮,部队、工人、志愿者都在后撤,农用车、军车、敞蓬车、盖板车都在拉人飞跑。路上只剩下孤零零的几辆车。但公交车坚决执行公司领导的命令,一直等到抢险工人全部上车后才最后撤退。虽然是虚惊一场,但抢险工人被这些不怕死的公交车师傅深深感动了。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公交车!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公交公司还为其它地区伸出援手。1辆车驰援德阳什邡救灾,2辆车驰援德阳,3辆车到成都拉运部队,2辆车到广汉接送空降部队,2辆车到三台送抢险队。

    5辆车在机场待命随时运送部队。111号车卢绍根儿子小腿摔骨折,爱人在跑10路车,他叫在医院输液的儿子“自已照顾自己”。 刘文杰、盛光树都是部队转业的老驾驶员,深知部队纪律严明,几天吃住在车上不离开,为的是早一点送部队到灾区多抢救几条生命。

    公交救援队的43名师付驾车在地震当天的第一时间出发,运送至灾区的部队、抢险队达2000多人,运回灾民、伤员、学生3000多人,受到沿线群众的热烈欢迎。截止5月26日,公共交通公司累计出动800多台车,运行3000多趟次,在灾区道路上共输送了80000余人次。打通了一条名副其实的“生命运输线”。

(值班编辑:张叶)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