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客车信息网 >> 动态信息 >> 新闻正文
用双层大巴与“铁老大”抢市场
文章来源: 何珊 发布日期: 2008年12月6日
分享按钮

——重庆高客回流成渝线公路客源的经营之道 

    于1995年开通的成渝线,当时上线运行的客车几乎云集了国内所有的高档豪华客车品牌,开启了国内高档客车用于高速客运的先河。

    然而,“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成渝线客运在2005年遭受了来自“铁老大”的阻击,成渝高速客运的客流量锐减60%。随着2007年重庆至成都的新高速公路开通,为了回流客源,重庆高速客运公司采取了一系列举措,目前公司运营客车在成渝线的上座率达到了90%~95%。为此,记者近日到重庆高客进行了采访,了解到他们是如何从“铁老大”手中夺回成渝线客源的。

    11月25日,重庆高速客运公司(简称重庆高客)总经理曾勇在重庆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在2005年的时候,成渝线公路客流被铁路严重分化,企业曾一下子跌入了低谷。而2007年重庆至成都之间新高速公路的开通,使企业看到了新的上升空间。相比老成渝高速,新高速公路不仅道路条件更好,而且里程短,减少了近50公里的路程。为了回流客源、重新赢得竞争力,重庆高速客运公司实施了一系列经营举措,颇有成效,目前成渝线上座率达到了90%~95%。

    据曾勇介绍,成渝高速客运的经营模式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市场高度自由竞争”(1995~1998年),第二个阶段是“市场有序整合”(1998~2005年),第三个阶段是“市场运力和战略重新调整期”(2005年成渝城际铁路开通后至今)。在曾勇看来,不同时期各有特点。在第一个阶段,市场上充满了无序竞争,抢客源、难管理是成渝线开通初期的现状;在第二个阶段,经反复探讨和多方协调,成渝高速的参营企业最终成立了重庆市道路运输协会成渝高速直达客运分会,在“滚动发班,营利共收”的原则下,开启了“利益主体多元化、经营主体一体化”的新格局,避免了市场恶性竞争,提高了运营效率;在第三个阶段,面对铁老大的竞争,成渝线旅客在不断分流,客运公司也在调整步伐寻找新的出路。

    曾勇认为,重庆高客之所以能够从铁路客运抢得成渝线客源,主要归结于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高速客运发班密集,乘客可随时根据出行需求购票,相比铁路更为机动、方便;二是高速客运车辆较之城际列车更加舒适,吸引很多商务人士乘坐成渝线客车;三是新成渝高速建成后,三个半小时的行驶里程与高速铁路火车相当,且换乘比铁路便利;四是启用豪华双层大巴,采用双对开方式,良好的观景效果增加了乘坐乐趣。目前,重庆高客在所经营的新成渝线上已经投入了20辆安凯双层大巴。在采访中,乘客沈先生就表示,能够在双层大巴上欣赏到沿线独有的风景,也是吸引自己乘坐公路客车的原因之一。

    在曾勇看来,与铁老大的竞争中,双层客车的上马是使公路与铁路客流比例重新达到1∶1,导致公路客运回流的重要因素。

    目前,成渝高速公路上行驶的50万~60万元的客车,数量仅为几十辆;而价格在100万元以上的豪华客车约为160多辆。重庆高客购买的安凯双层豪华高速客车,售价高达250万元,123元的票价比普通火车票价贵了一倍多,但其超豪华的乘车条件却获得乘客认可,行驶在成渝线的每班客车几乎都是满员。

    曾勇在谈到双层客车的优势时说,双层客车与单层车一样的票价、一样的过路过桥费、基本相同的油耗,却多了将近一倍的载客量,且乘坐更加舒适,这些成为客运公司采购双层客车的重要原因。他拿成渝线举例道:“目前双层豪华客车的商务座票价是123元左右,每辆车上层有40个座,下层有15个座,共计58(含司乘)个座,在满员的情况下单车单程收入达到6800元左右;单层普通客车的票价是115元,每车座位有45(含司乘)个左右,单程收入在4900元左右,比双层车少1900元左右。而成渝线一天能跑一个来回,也就是说双层车一天的收入要比单层车收入多了3800元左右。”按此算来,在90%的上座率情况下,刨除250万元左右的客车购买费用、35L的百公里油耗及另外一些成本损耗,最多两年半公司就能收回投入成本,这些双层巴士的月利润近10万元。曾勇表示,正因为安凯双层客车的这些优势,今年秋天他们又定购了10辆,明年春节后将陆续投入运营。

    曾勇认为,在未来规范化、集约化、规模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运输企业若想在多种压力下实现突围,必须在产品(车辆)、服务、管理、乘客需求满足等方面做足功夫,才能赢得市场。

    据了解,重庆高速客运公司除了适当购买新车,提高车辆档次刺激市场外,还通过加强对企业文化的塑造,打造企业品牌形象,加强竞争力;并强化机务考核,指导驾驶员更安全、更经济地驾驶车辆,使企业在竞争白热化的客运市场站稳脚跟,并获得长足发展。

(值班编辑:吴奇)
信息检索
新闻阅读排行
推荐阅读